第一百四十章 踏上掛路燈之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董丹丹表示自己明白了。不過究竟明白了什麼,她卻沒有明示。
不過顯然也不需要明示,畢竟董丹丹也算是職場上的老人了。辦公室政治的精髓雖不說全盤掌握,但至少也算是初窺門徑不是?
總之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以後邱冬娜在董丹丹這邊的工作,都會相當的好做就是了。
董丹丹離開了李林的辦公室,按照之前她說的那樣去連續權璟律師事務所以及相關獵頭公司的人。
李林這邊也不是閒的無所事事。既然現在自己已經當上了傳說中的霸道總裁,那也得盡到一個總裁應盡的職務不是?
正所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李林從來都是人為權利與義務相輔相成,完全等價的。自己現在已經是晟煊集團的第三大股東兼公司副總裁。
那麼理所當然的,李林也得承擔起公司副總裁應盡的義務。
晟煊集團家大業大,旗下所屬的子公司數以十計。至於那些間接控股或持股的公司,數量就多的難以輕易統計了。
間接控股或持股的公司先略過不說,讓我們將注意力先放在晟煊集團旗下的直屬子公司上。
這些公司涵蓋的業務包括房地產、能源化工、進出口貿易、金屬冶煉、礦山開採、農產品的生產與加工、交通物流以及倉儲、餐飲娛樂等等,大大小小十幾個門類,員工總數上十萬人之多。
可以這樣說,晟煊集團的企業經營多元化戰略是玩兒的非常的溜的。且如此多的企業分屬多個不同行業,也讓晟煊集團的抗風險能力強大了很多。
畢竟一個籃子裡放一堆雞蛋,和一堆籃子裡各放幾個雞蛋所帶來的抗風險能力差異,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
然而,對於企業經營來說,大而全可不是什麼好事兒。雖然抗風險能力因此提升了好多,但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遇到許多難以規避的要命麻煩。
這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企業經營戰略的模糊不清,發展路線的方向詭異多變,企業在管理與取捨中的難度極大,還總是容易出現難以兼顧與市場反應不及時的問題。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晟煊集團經過多年的發展,早就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格局。在想要輕易的調轉經營方向,轉變企業的發展戰略,改革集團的整體結構,其難度之大,不說是難如登天,也是難如登天了。
實際上,公司早就發現的這個問題,也正在儘可能的改革公司的經營戰略。這其中,時任董事長兼總裁的譚宗明所主導的針對紅星公司的收購戰略,就是為企業所做的轉型努力之一。
不過,譚宗明所主導的這次轉型,是要讓未來的晟煊集團以能源化工、進出口貿易、金屬冶煉以及礦山開採為主業。
然而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公司內部的許多人,對於譚宗明的思路並不認可。而這其中實力最強的兩個派系,就是除李林之外的另外兩個公司副總裁了。
紅彬資本背景的趙總是房地產派系的,想要讓公司今後的經營中以房地產行業為主導。
南方財團背景的錢總是農產品的生產與加工、交通物流以及倉儲業務的支持者,想要讓今後的晟煊集團朝著這個方向深化發展。
於是乎,在晟煊集團的上層中,這這三個派系經常性的你爭我奪,相互拆塔,可是幹過不少的奇葩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