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搬運工(第2/2頁)
章節報錯
電池的訊息一公佈,蒼穹集團的大廳裡,排隊想買常溫超導材料的客戶還沒排到,等待金屬空氣電池的客戶又堵住了門。
楊啟明對外宣佈,產能有限,目前只開放有限的合作商。
而這有限的合作商,全都是華夏的企業。
他很清楚,新電池能提升這些企業的競爭力,暫時只給他們開發,就能讓華夏企業的競爭力更強。
利用無限世界的科技提升華夏的實力,才是蒼穹集團成立的真正目的,至於賺錢,也都是為了給無限組提供經費。
……
蒼穹集團的基建也在快速進行著,幾大國有建設集團承包了他們的建設任務。
常溫超導材料研究所、金屬空氣電池製造廠這兩個是正在建的。
另外,還有機床廠和晶圓廠正在建造。
工業母機的機床,以及智慧科技的核心,晶片。
這兩項,都是科技發展必備的東西,也是華夏工業的短板。
“機床的資料和晶片的資料都在這裡了。”紅後把資訊發給楊啟明。
這些資料繁多,無比複雜,楊啟明又不是專業人員,看也看不懂。
他問道:“那我要想迅速把它們造出來,還要什麼?”
紅後:“你得把機器一起搬過去,等造出來之後,再慢慢研究。”
“就這麼辦。”楊啟明來到《生化危機》世界。
保護傘公司為了重啟世界,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工業設施。
其中就有生產工業母機的機床廠和生產晶片的晶圓廠。
“這裡可以生產最先進的智慧數控機床,以及兩奈米晶片。”紅後介紹道。
其實在機械科技和智慧技術上,保護傘公司並不擅長。它們最擅長的還是生物科技。
饒是如此,這些裝置也足夠他們彌補自己的工業短板,成為世界一流的工業製造和智造國。
楊啟明把這些裝置帶回主世界。
等工廠正式啟動,他們就能生產自己的工業母機和晶片,徹底擺脫科技限制。
……
楊啟明並未召集宣佈機床和晶片的事情,蒼穹集團要做的事情太多,再急也急不來。
他轉移了幾項科技後,先是回家幾天,報了個平安。隨後再次回到無限組基地,開始更多技能訓練,以迎接下次副本世界的開啟。
“據你所說,《終結者》世界是一個機器人技術高度發達的世界。”無限組的專家在幫楊啟明進行分析。
“你的任務,很可能是阻止終結者。所以你要進行專項訓練,如何對抗機器人,熟練各種機械操作。”
他們給楊啟明找來機械專家,教他如何識別和破壞機器;還有經驗豐富的武警,偵察專家,安保專家等。
這些人根據假想敵是一名未來機器人,設計了各種方案,供給楊啟明學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