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華大學參賽組做的硬幣分揀機很厲害啊,可以根據硬幣的質量進行分揀硬幣!這可以給銀行,公交車公司這些單位,省不少麻煩!”

“北大學生團隊的智慧控制輪椅也不錯,能幫助老人和殘疾人。”

“我看洛陽交大的那個智慧爬樓車也很厲害,這種東西在山區特別好用。”

“都是天才,我怎麼就做不出來!”學生們又是驚歎又是羨慕。

他們提到的這三項,是目前評分排名前三的作品,很有可能競爭冠軍!

楚州大學因為是決賽舉辦方,所以參賽品最後展示。

楚州大學一共有兩個展位,其中一個是機械工程系大三的學子組成的團隊,他們製作了一種自動熨衣機,可以自動熨衣服。

展示效果並不如意,熨的衣服並不平整,而且因為時間沒有掌控好,衣服還熨燙過度了,現場傳來糊味,要不是他們手動關閉機器,說不定衣服已經燃燒起來。

“這個自動熨衣機的結構設計還不錯。”青華大學的機械工程系教授湯霖點評道,“但你們的溫度、時間控制和資料分析沒有做好,如果能完善一下,還是比較實用的。”

“中規中矩吧。”

他給了一箇中位數的分數,其他評委也是類似。

校長韓勤,以及楚州大學的其他老師都有些尷尬,這次他們是主辦方,但他們學生的參賽作品卻有點拉胯,在這些其他學校教授,以及學子面前,多多少少有些丟臉。

“只剩最後一個展品了,也是我們楚州大學的。”引導的老師說道。

“嗯。”評委們看向最後一個展臺。

這個時候,作品還用紅布遮著,看上去是個人形。

校長韓勤,主任王陽看了一眼介紹,已經不做指望了,楊啟明是個人參賽選手,不是團隊,一個人又能做出什麼頂級的設計呢?估計是個什麼小玩意。

“各位,終於到我了,接下來我就開始展示我的裝置。”楊啟明的直播間裡,僅剩的幾十個觀眾都等得不耐煩了。

“搞快點,等半天了!”

“驗貨,驗貨!”蔣泰催促道。

帶著學校直播鏡頭的柳子衿和新聞系的同學也來到這裡。

“這是我們本次大賽最後一名參賽者……”柳子衿對著直播鏡頭介紹著,然而根本無人關心比賽。

彈幕全都在刷:“子衿姐姐好漂亮!(愛心)”

“妹妹有男朋友嗎?”

“你是哪個學校的啊?”

“我們不想看比賽,就想看你!”

對此,柳子衿也只能當做沒看到,因為如果不是她來直播,根本不會有幾個人關注他們的比賽。她就是這個直播間的流量密碼。

“同學,你的作品是什麼?”一名評委老師好奇的詢問道。

“機械外骨骼。”楊啟明如實說道。

“機械外骨骼?”聽到他的回答,幾名評委老師有些詫異,心裡不約而同在想,這東西是你能做出來的嗎?

在他們身後,還有一堆學生圍觀,很多都是來自全國各地大學的參賽者。

“他做的是機械外骨骼?”

“沒搞錯吧?”

“肯定跟我們想的那種不同,就是一種簡易的裝置吧!”

“也對,大家都是學生,還能做成什麼樣?”學生們議論著。

“楊啟明,展示你的作品吧。”楚州大學的教授易成上前說道,他記得楊啟明,之前上課的時候,突然用頭撞牆的那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