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泰因為跟群友打賭的緣故,把“機械師阿明”設定了“特別關注”,楊啟明一更新,他就收到了提醒。

“又更新了!”蔣泰直接點開影片,影片裡,楊啟明在給金屬骨骼加裝各種感測器和配件。

同樣是一番不明覺厲的操作,很多時候,明明楊啟明在講解,蔣泰卻聽不懂。

“明明每個字都認識,加起來我就看不懂了!”彈幕同時也有其他觀眾在吐槽。

“感覺看起來越來越完善了!”

“這肯定是模型,兄弟們,模型!真正的不可能做出來!”

“就算是模型,做的也很厲害了!”

影片到後面,楊啟明已經基本完成了機械外骨骼的感測器和動力系統的安裝。

他展示到:“現在我們的機械外骨骼已經完成了百分之八十,加上我編寫的控制軟體,它已經能完成一些基礎的輔助操作。接下來我還要花費一些時間進行最佳化和改進。”

“具體的操作效果,大家可以關注12月30號在楚州大學舉辦的全國大學生創新機械大賽,我會在大賽上展示。學校應該會有直播,如果沒有,我自己也會進行直播展示。”

楊啟明這麼一說,觀眾們就來勁了。

“原來是個參賽作品,那這就好說了,到時候是真是假不就明白了嗎?”

“怎麼關注啊?”

“想看成型後的樣子!”

“點贊投幣了,不管怎麼說,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了不起了!”

“好,我等著看!”

看到楊啟明這麼說,觀眾們也不用爭論了,這個“機械師阿明”製作的到底是模型、道具還是真實的機械外骨骼,12月30號就清楚了。

……

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大賽的時間越來越近,楚州大學也為此忙碌起來。

近年來,國家和社會對科技創新愈發重視,而大學又是孕育創新的地方,所以這種活動非常受重視。

大賽的評委,不僅有專業的老師,教授,甚至邀請了國家工程院院士作為主評委,分量極重!

楊啟明作為幾百名進入決賽的選手之一,也被反覆叮囑。

決賽前一天,班長童樂瑤給他打來電話,強調道:“楊啟明,這次比賽一定要好好準備啊!我們專業就指望你給我們爭光了!”

“有什麼要幫忙的,儘管給我說,我明天把專業同學都帶過去給你加油!”

“放心吧,我會好好參賽的。”楊啟明回覆道。

除了班長,輔導員馮程也專門提醒他:“你參賽作品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已經報上去了。”楊啟明說道。

“好好表現!”馮程叮囑道,“只要能入圍一個獎項,就算成功!”

這次的競爭對手是全國的大學生團隊,馮程認為,楊啟明只需要得到入圍獎,就已經很不錯了。

至於奪冠什麼的,他完全沒有想過。

對此,楊啟明也不多說什麼,反正明天他們就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