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膽寒的滋味(第1/3頁)
章節報錯
遼軍的人數還有四萬多,已在幽州城外二十里處安營紮寨。
傾巢而出的一萬五千梁國將士們,調轉馬頭回城,不再繼續追擊,因為城池不能真正空虛,不然太危險。
局勢,似乎暫時穩定下來。
雙方互不侵犯,似乎都在等待天明之後的決戰。
幽州城內。
衙門大堂。
燈火依舊通明。
蘇賢緊了緊衣服的領口,後半夜的風格外涼爽,讓人覺得冷。
“可惜!”
蘇賢一邊搓著兩手取暖,一邊連連搖頭道:“可惜啊!才五千人入城,就發動了攻擊,真的太早了。”
“來犯的遼軍足有五萬,即便我們剿滅了五千,他們還有四萬多兵馬……若是有兩三萬人入城之後再發動伏擊,效果會更好。”
“……”
大堂中,除了蘇賢之外,還有楊芷蘭、週記室與幽州刺史。
羅干與秋典軍都不在。
其中,羅幹身在城外,用五千兵馬迷惑遼軍,讓他們誤以為有三四萬兵馬之事,就是羅幹帶人做下的。
至於秋典軍,一直都在幽州城城樓上臨陣指揮,那一萬五千梁軍入城、出城、守城的戰略,都由她一手掌控。
當然,無論是羅乾的“疑兵之計”,還是秋典軍的“疲兵之計”,其實都出自於蘇賢,這是他們提前商量好的對策。
倒不是說羅干與秋典軍不厲害。
主要是因為,蘇賢畢竟來自後世,見識真的太豐富了,從古至今的著名戰役戰例,他雖不精通,但也大致瞭解。
比如,一代偉人提出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真言,簡直絕了。
蘇賢只是結合實際稍加運用而已,就起到了極好的效果。
實際上,蘇賢對行軍佈陣之事真的一竅不通。
但這並不妨礙他那裝滿了整個腦袋的貫穿古今的豐富見識,發揮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用……
衙門大堂中,幽州刺史扼腕嘆息,道:“一定要嚴查,究竟是誰,竟在遼軍只有五千人入城的時候就動手。”
週記室沉聲道:“我們籌備的時間太短,很多人並不知應當怎麼做,就被趕鴨子上架……所幸沒有釀成大禍,追究……倒不至於。”
“週記室說得有理。”
蘇賢點頭,表示認可,隨即用手緊著衣領,在燈火通明的衙門大堂中走來走去,暗自凝眉道:
“不知,大山如今身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