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安邦之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簡單來說,蘇賢他們的辦法就是透過那三萬遼軍俘虜,扇動遼國各部族之間的矛盾,讓他們自己先亂起來,自顧不暇。
遼國的統治結構與中原王朝不同。
遼帝坐鎮中央,統御各部族,各部族有各自的酋長,稱之為“可汗”或者“大汗”,如啟民可汗、都藍可汗、達頭可汗等等。
各部族間曾連年征戰,世仇難解。
後來遼帝統一草原諸部,在各部族間施行“平衡”之策,鞏固統治的同時,也減少了各部族之間的矛盾與摩擦。
但矛盾與摩擦只是減少,並未消除,也不可能消除。
蘇賢他們便決定在這裡做文章。
那三萬遼軍俘虜,若是死在戰場上還好,一了百了,可是他們沒有死,還活著,這便給了俘虜所在的部族一線希望。
青壯的男人是部族最大的依仗,俘虜的妻子也迫切希望丈夫能夠回家。
可是現在,又說不贖了。
之前希望有多大現在失望就有多大。
事關部族興衰,各部族不會置之不理,俘虜們的妻子也不會坐以待斃……這些矛盾便是可以利用的點。
透過巧妙的運作,藉此可以撬動部族之間甚至部族與遼國朝廷之間的積年舊怨,進而達到搞亂遼國內部,讓他們無暇顧及大梁的戰略目的。
李幼卿聽罷蘇賢的講解,立即便明白了此計的絕妙之處。
她並非蠢人,其實相當聰明,不然不可能以女子之身高居“大梁女相”的寶座。
只聽她笑道:
“待遼國各部族之間鬧騰起來,遼帝必焦頭爛額,短則立即延續之前的談判,長則集中精力處理他們內部的矛盾,無暇顧及我大梁!”
“不錯!等他們火急火燎找我們延續談判之際,就該我們端著了,依我看來,之前談定的贖金可以抬高一倍:十石糧食交換一個俘虜!”蘇賢笑道。
“十石糧食換一個俘虜?好不容易坑遼國一次,依下官看來,何不妨再添十倍,一百石糧食換一個俘虜如何?”王友陰惻惻建議道。
“不妥!”
王司馬擺了擺手,道:“過猶不及,萬一遼帝不顧一切拼死反擊,甚至藉此轉移內部矛盾,可就得不償失。”
李幼卿點點頭,笑道:
“不錯,王司馬所言有理……嗯,想必陛下正為此事頭疼,來人,立即休書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神都,告知我們即將派人秘密前往遼國……”
“是!”
秋典軍離帳而去。
李幼卿又看著蘇賢與王司馬,笑道:
“此計不僅可解我們的燃眉之急,最大的作用是為我大梁爭取至少三個月的喘息之機……此乃安邦之策,事後本宮必奏請陛下為你等請功!”
“下官等先行謝過殿下……”
蘇賢與王司馬都挺高興,此計若實施得當,他們說不定還能名垂青史,這等榮譽就連蘇賢也心頭火熱。
一時間,大帳中君臣盡歡,方才的煩悶一掃而空。
笑過一陣後,李幼卿忽然問道:
“可是……誰適合秘密前往遼國行此機密之事呢?一般人斷然不行,此事事關我大梁興衰,必須慎重,諸位可有合適人選?”
“……”
話音落後,大帳中頓時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