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又遇到了棘手的難題……那一萬遼軍一夜之間消失得無隱無蹤,他們到底是如何在數萬人的圍困中做到的?

這是一件懸之又懸的懸案啊!

蘭陵公主始終都想不透……

秋典軍話音落後,蘭陵思忖一會兒,素手清揚從筆架上取了一隻毛筆,飽蘸了墨汁。

公主要寫什麼?

秋典軍與冬典軍不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仔細盯著那隻毛筆。

蘭陵公主素手執筆,沒有寫什麼,而是在“南宮葵”三個字上面輕輕劃了一筆,算是除名。

秋典軍和冬典軍一怔,默默對望一眼,隨後便明白了公主的心思。

刑獄司三捕頭南宮葵,擅長的是刑訊而非查案,既然有了刑獄司二捕頭千面狐的加入,那便不再需要南宮葵。

想到這裡,兩位典軍的目光又落在“蘇文學”三個字上。

蘇賢並未參與此案,公主會不會也將之劃去呢?

蘭陵劃去“南宮葵”三個字後,捉著毛筆的素手一頓,最後將毛筆擱在了筆架之上。

兩位典軍又隔空對了下眼神,秋典軍仔細打量了眼公主的臉色,然後斟酌著問道:

“公主為何不將蘇文學的名字也劃去?”

“……”

蘭陵公主果然有興趣談論這個話題,揉著眉心說道:

“前次唐淑靜偵破‘採花賊’之案,其實得益於蘇文學出手相助。”

“蘇文學具體是如何出手的,我們暫且不知,但由此可以看出,蘇文學確有斷案之能!”

“……”

冬典軍說道:

“可是公主,據我們的人暗中觀察,蘇文學並未與唐淑靜私下接觸……”

蘭陵公主微微一愣,停止揉捏眉心,睜眸盯著宣紙上的“蘇文學”三個字,說道:

“總歸還是蘇文學親自查案更好!”

“可是他這個人吧……”

“……”

她沒有將此話說完,視線往下一滑落在“懶惰”二字上面。

三主僕心有默契,秋典軍與冬典軍也將目光看向“懶惰”二字。

冬典軍見公主愁眉苦臉的模樣,心裡不忿之餘,終於問出心裡積壓已久的疑問:“公主何不使些手段,逼迫蘇文學去查案呢?”

蘭陵公主道:“蘇文學終究是不一樣的,若無需要,最好以禮相待。”

前兩次的危急,“河間驛館爆炸案”、“一萬遼軍藏身地”等等,都是儀仗蘇賢才化險為夷。

蘇賢體現出了他的重要作用,蘭陵打心眼裡高看他一眼。

再者,前段時間太子、少司寇,甚至女皇都對蘇賢產生了興趣,想將蘇賢從她身邊奪走……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自己麾下的人,明明很有能力,但卻往往被忽視或者被看輕。

直到有外人來搶。

一種即將失去的緊迫感,瞬間在心中將之地位拔高。

蘇賢在蘭陵公主心目中,本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經歷太子、少司寇、女皇搶人一事後,她又高看了蘇賢一眼。

而且要看緊了,不容他“跳槽”。

所以在蘇賢的待遇方面,蘭陵毫不含糊,甚至蘇賢因懶惰耽誤她的大事,她也能忍受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