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手術損傷“兩端”,從而造成了動脈壁剝離。

而王磊的這個術式,不切斷主動脈,也不損傷鎖骨下動脈,而是用心包作為補片來修補血管,幾乎沒有“兩端”的概念,不就避開了這個問題?

“在這裡要特別提醒:疝氣等其他手術,往往採用人工合成的補片,但主動脈手術最好別用。”

為什麼?

疑惑在幾乎所有醫生心頭升起,就連周小璐的父親都不例外。

人工補片強度高、穩定可靠、想要多大就能有多大,好些醫生之前就在想:為什麼非要用心包做補片,不會損傷身體的人工補片不是更好嗎?

要不是王磊接二連三的心血管手術示教證明了自己,早就有人提出質疑了。

“這裡有一個非常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它將導致遠期動脈瘤。”

來了來了,它來了!

所有人都嗅到了新知識的味道。

而王磊手術上出現的新知識,無一例外是極富創新性,又極具價值的!

眾人聚精會神地等待著,其中有幾個醫生手裡的病人接連出現動脈瘤,為此頭疼不已,此刻更是連呼吸都似乎要停滯。

“人工補片強度高是優點,但用於主動脈縮窄就成了缺點。”

“血液進入別的血管,是流進去的。”

“但它進入主動脈,是噴射進去的。”

“全身血管中,主動脈承受的血流衝擊力、對血管壁的側壓力最大。”

“所以主動脈管壁具有強大的彈性,透過被動舒張來緩解、貯存這種壓力。”

彈性?

舒張?

緩解貯存?

這些平時用不上的基礎知識被林思涵提起後,陶副主任眼前一亮,他明白了。

果然,林思涵接著解說道:

“因為人工補片強度大,相對而言彈性差,不易舒張。”

“而左心室泵出血液時,給主動脈造成的壓力是恆定不變的。”

“既然人工補片沒有透過舒張來緩解壓力,那麼這部分壓力必然被其他部位的血管、尤其是補片對側的主動脈壁承受了。”

“長期重壓下,動脈瘤就產生了。”

陶副主任緩緩點頭,若要兼顧強度和彈性,目前任何人工材料都比不上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