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巧?”蘇羽想了想,道:“算了夥計,我們還是不要節外生枝,既然來到華府,就應該好好的逛一逛。”

畢竟這裡可不是孤松鎮,他不想去多搞事情。

誰知道那個傢伙會不會是某個議員或者大官的親戚,因此他的原則就是行走江湖,就能不惹事就不要惹事。

要是沒事出去咋咋呼呼,那就是活得不耐煩。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在華府也沒有什麼可以逛的。

現在可不是21世紀,中國人能夠在外面大搖大擺閒逛。

如果他現在出去大搖大擺閒逛,肯定會遇到跟剛才那個傢伙一樣態度的人。

而且此時清廷還沒有往美國派公使,在華盛頓特區的中國人絕對沒有多少。

考慮到以上原因,蘇羽還是沒有出去逛,只讓霍爾曼和威爾森等白人出去溜達,並補充食物和淡水。

在華府待了兩天,又開始原路返回,因為愛惜自己的小命,所以這兩天蘇羽一直待在旅館裡面沒有出門。

研究在房間的角落裡發現的好幾個月前的《紐約時報》。

有一則是關於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的報道。

另外還有對時任美國國務卿西華德的攻擊,認為他是一個愚蠢的傢伙,並且把阿拉斯加譏諷為“西華德的冰箱“、“西華德的愚行“。

認為他是拿美國納稅人的錢財去買一塊不毛之地。

不過話說回來,沙俄在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找的美國,而是找了德國、西班牙等好幾個國家。

但是沒有人願意接盤,因為阿拉斯加除了產點海豹皮以外,幾乎沒有啥用處,更何況那個地方還那麼冷。

買了不划算,傻子才買阿拉斯加。

最後沒有辦法,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找到曾經欠下俄羅斯人情的美國政府,希望美國佬能賣下這塊地。

為啥說美國欠著俄羅斯的人情。

因為在美國的南北戰爭期間,英國、西班牙等國支援的是南方政權,為此美國聯邦政府一直積極爭取沙俄的支援。

出於牽制英國的考慮,1863年9月沙俄派遣軍艦開進紐約港,為美國聯邦政府撐腰,這讓北方人感激不盡,直呼烏拉,感謝老鐵開來的軍艦。

正因為如此,如今沙俄政府遇到困難,亞歷山大二世就尋思你美國人是不是該把這個人情還了。

起初美國人也不想當這個冤大頭,畢竟那個地方實在是太窮了。

可礙於之前的人情,以及西華德的堅持,美國最後還是以720萬美元的總價阿拉斯加。

而購買阿拉斯加,只不過是西華德想建立商業帝國構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不得不說,西華德的商業帝國思想真的給美國人買了一塊福地。

但購入路易斯安那州,才是美國國運的重要轉折點。

畢竟那個州都是大平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糧食產區,並且這裡位於北美大陸中部,只有拿下路易斯安那,美國才能繼續向西擴張。

可以說,美國整個國運的上升其實和法國人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