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上映不宣傳,等於沒宣傳。

徐皓風這點手段全用在擺譜上了。

索性這部《師父》著實很優秀,受益於陳之行這段時間的潛水,剛剛冒出頭的他也吸引了不少眼球。

在若有似無的引導之中,這些人的關注度都移到了《師父》上。

《師父——一場關於改變的武林記事》

《人死如燈滅——變革只是亡者的一句悼詞》

《電影師父展開首映,影片大受好評》

《師父監製張離:預計能拿下4.5億票房》

......

在媒體和超前點映以及首映觀眾的媒體一致叫好時,陳之行卻顯得異常冷靜。

師父這片子火不起來。

首先是這片子選的檔期不好。

新年檔確實是客流量最大的時間,可這些觀眾喜歡的都是閤家歡或者大場面的電影,畢竟過年就圖個喜慶。

雖然故事十分深刻,但是故事的核心離平頭百姓還是太遠了。

就算是跟我們息息相關的《我不是藥神》,也沒有選中新年檔。

再者就是主咖實在沒有能賣座的演員,廖梵,宋嘉,蔣雯莉,雖然是一帝雙後的配置,可這幾人的粉絲基礎都不太足。

陳之行自己能拉些票房,不過也是獨木難支。

一部電影的火熱是多方原因促就的,不是一兩個粉絲能夠撐得起來的。

“反正我是這樣認為的,這部電影能在首日拿下八千萬的票房,肯定不只是我粉絲的力量。”

面對記者的詢問,金示嘉侃侃而談。

這部片子的成本本就不多,論大頭還蓋不過幾個主演的片酬,首日就能拿下八千萬的成績,正說明選擇他的票房回報率相當之高。

再看陳之行?

《師父》的首日票房還不到六百萬。

雖然他不是主演,但陳之行也不是啊,這不正好親媽罵奶孃,大王治小王麼。

“那麼相比較於票房的成績,觀眾的口碑倒不是太好,關於這一點你有什麼想說的麼?”

金示嘉含笑,他早就已經準備好了託辭。

“很多觀眾對我們電影打出差評我感覺十分慚愧,我在這部片中的嘗試性表演方式還沒有融會貫通。但是我希望各位觀眾還是能給我一個機會,我一定會鍛鍊自己,展現出更好的演技。”

閃光燈咔嚓作響,記錄下他此時臉上的愧疚之色。

可他猶自不滿足,輕笑繼續說道:“不過幸好,我沒有辜負導演對我的期待。”

記者繼續問道:“導演選擇你是否看中了你的顏值?”

金示嘉搖搖頭,“我長得並不帥啊。”

提問的記者頓時無語,那導演是想不開?要跟自己做對?那他選黃博好不好啊?

金示嘉信誓旦旦地點了點頭,“應該是我身上的可塑性比較強,所以吸引了導演吧。”

“那你對自己在這部片子中的表現打幾分呢?”

金示嘉眼神微飄,似乎是在思忖,“打個八分吧,因為商業片成功很大的標準就是票房。”

說著,他又意味深長的補了一句,“就算一部片子口碑再好,不賣座也沒轍。”

......

“不要臉。”

拍完《隱秘的角落》歸來的王瑋第一時間就看到了這個採訪影片,當即憤聲罵道。

他知道金示嘉和陳之行之間最赤裸裸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