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

對於顧海明提出的這個研發專案,夏旭自然是一萬個的支援的,顧海明請他過來的意思也正是為這個專案開展進行申請。

再更詳細的瞭解了一番‘第二心臟’的概況後,夏旭二話不說的讓顧海明火速上馬該專案,要錢給錢,要裝置給裝置。

不過顧海明提出的需求最主要的卻並非這些,而是——人。

星海生物製藥終究是同和製藥重組出來的,研究所裡也基本是原班人馬,因此裡面的科研人員也都是以精研藥劑學等醫藥方向居多。

儘管醫學必然也會涉獵生物學,但除了少數生化藥學等方向的研究員外,主業是藥物研發的他們顯然不可能精研到能參與基因實驗的程度。

因此顧海明所負責的生物實驗室現在著實是有點獨木難支,就紀樂一個,而且還是生化藥學而非基因工程專精。

隔行如隔山,科技越是發展就越是細分,儘管紀樂也是三星級人才,但終究還是差了一層,協助研究沒問題,但遠達不到能給顧海明提供真正幫助的程度。

當然,作為具備四星級天賦的基因工程大佬,基因實驗上顧海明自己研究也是沒問題的,只是效率會慢上許多而已。

但術業有專攻,有些地方可就沒那麼容易替代了。

第二心臟專案雖然核心研究是要培育出過濾特殊蛋白和釋放疼痛物質的克隆器官,但想要將其應用就必然需要植入人體。

既然要植入人體,那如何降低排異、如何合理架構將其融入血液迴圈體系、如何進行手術實操都是必須要面對與解決的問題。

顧海明玩基因改造器官克隆什麼的是一把好手,設計一下器官結構與迴圈結構也沒問題,但具體手術之類的可就有點抓瞎了,就算有那學識也沒那技術。

這可不止是應用的時候在需要用到,他在實驗過程中也總是需要有人協助測試的,比如嘗試性的在小白鼠身上驗證成果等等。

因此想要開展第二心臟專案,當務之急就是補充人才,尤其是不可或缺的外科手術人才,按照顧海明的說法,最好是最頂級的,科學實驗容不下一絲誤差。

“行吧,我會盡快找,但可能需要花一點時間,在此之前顧博士你可別亂在自己身上動刀。”

夏旭頜首應下,隨即又不放心的警告了一聲。

找人才對他而言倒是算得上本職業務了,這點他自然是沒什麼壓力的。

將各省市的著名醫院與醫學院逛上一圈,就算找不到四五星的外科專家也起碼能找到個三星。

不過,雖然這麼說可能有點奢侈和膨脹,但他並不想用三星級‘濫竽充數’。

目前已知的特殊蛋白攜帶者就只有他和顧海明瞭,小白鼠之類的動物實驗終究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

特殊蛋白攜帶者本就是罕見體質,在夏國想要找到參與這種危險人體實驗的志願者更是不容易,兩者疊加完全是難上加難,不用非法手段找到人體實驗物件的機率非常渺茫。

若是遇到實驗關鍵階段而又暫時沒找到合適的人體實驗物件,夏旭毫不懷疑顧海明絕對會往自己身上動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