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逃出生天的小太孫(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這風風火火的移樹工程,因著木匣子的‘出土’而暫時停滯。這匣子表面被黃土侵蝕的痕跡表明它被埋在土裡有些年頭了,現在終於重現天日。
匣子我已經開啟看過了,裡面除了一封寫著:‘吾兒親啟’的信件外,還有一隻拳頭般大小不知道刻著什麼圖案的青銅雕塑。上面的圖案我看了很久都看不出來到底是什麼。不過大抵是個什麼動物吧,我來描述一下它的樣子:身體長長的像龍或是蛇一般,而它的頭部像是張開嘴巴正在打哈欠的貓。所以我給這個東西取了個既好聽又好記的名字龍貓。形象又貼切,讓我忍不住稱讚,這果然是個好名字。
雖然未經別人允許看人家的信不太厚道,不過出於好奇心的驅使,我還是開啟看了。美其名曰,為了幫它們找到真正的主人。
這封信很厚,二十幾頁紙秘密麻麻的都是字,內容大抵是一對父母對兒子的寄語。透過信中的描述,我推測,應該是他們的兒子五週歲生辰的時候寫給兒子,再埋入這顆棗樹下,準備待兒子及冠後再挖出來給他的。
信中除了希望兒子能繼承先祖的遺志,承載父母的厚望,成為一名有責任有擔當,心懷天下的有志之士外,還描述了大量關於這孩子幼年趣事。比如三歲時爬到書房前這顆棗樹上掏鳥窩,被樹枝劃傷了大腿,流了很多血,傷口再深些腿都要保不住了;再比如放學後貪玩沒有完成先生布置的功課,第二日上學怕先生責罰,就不肯去學堂,還藏了起來。府裡的丫鬟小廝一頓找,他呢,怕被別人找到自己,到處亂鑽,最後誤入府中密道,導致自己被關在黑黢黢的密道中整整一天一夜,至此之後就怕黑,屋裡每夜都得燃燈到天明;又比如,不愛吃蔥花,但凡菜餚中有一點,整盤菜都不會碰,府裡便再也沒出現過蔥這種植物。當然,還有很多,總體來說,這是一家很有愛的家庭,一對恩愛的夫妻,生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
忽然好想知道他們是誰,那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是不是按照他們期望的那般長大成人。還有,他們最後為什麼沒有如期將這個匣子挖出來。
其實要查出來也不難,能在這宅子裡埋東西的定然是在這宅子裡住過之人,這匣子是由上好的楠木製成,肯定不是府裡的下人們能用得起的。那麼,答案不言而喻,這匣子定是這宅子的前任主人或者前前任。
而具體是第幾任主人埋下的,這個就得根據匣子埋在土裡的時間和宅子主人擁有這宅子的時間進行比較了。
宅子的流轉過的主人好查,我派小蓮出去打探一下就有結果。畢竟這也不是什麼秘聞,對有社交牛逼症的小蓮來說,那都不是事兒。
但是這匣子埋在土裡的時間就不太好掌握了,得找專業的人來研究。不過這也難不倒我,咱們不是有公子嘛,他們大理寺中肯定有這樣的能人。
於是,我便抱著木匣子在公子房中焦急地等待著公子下值回來。也許是命運弄人吧,這日,公子被聖上留在宮中伺宴,直到深夜才回府。
而我未等來公子,卻等來了探到訊息火急火燎趕回來的小蓮。
“姑娘,您怎麼在這啊,讓我一通好找。”小蓮又急又喘地說道。
“發生什麼事了,看把你急得。”我掏出帕子遞給小蓮讓她擦擦額頭上滲出的密汗,又倒了杯溫水給她。
“不用了,姑娘,咱們還是趕緊回自己的房裡吧,這事咱不能告訴公子。”小蓮連連擺手,指著我放在桌子上的木匣子說道,接著一手拿起木匣子,一手拉著我就要往回走。
“你倒是先跟我說說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不能告訴公子?”我滿臉疑惑地問道,拉著她聽了下來。
“等回房之後我再和您細說。”小蓮不由分說地拉著我回去了。
待回道自己房中,小蓮先探頭張望四周,確認無人後將房中的門窗緊閉,這才肯將事情將我說清楚。
“姑娘,我找了幾位年長的宮人們問了。這宅子原是聖祖皇帝建造出來賞景用園子,並不是誰的私宅,直到先太子娶了先太子妃後才將這改成了住人的宅子,成了先太子的府邸。”小蓮神秘地說道。
“那這些東西豈不就是先太子及先太子妃埋下的。”我斷言。
小蓮看著我,點了點頭,說道:“目前為止,這個可能性非常大。”
“那為什麼不能告訴公子呢?”我甚是不解地問道。
“這事不是咱們不能告訴公子,而是對任何人都不能說,當日挖出木匣子的花匠們我已經去找過了,都一一警告了他們,就當沒有看見過這回事,若是傳了出去,小心人頭難保。”小蓮說道,忙將匣子鎖好,遞給我,示意我找個地方將它藏起來。
“為何?莫不是這裡面有什麼忌諱?”我接過匣子,仍是一臉懵。
小蓮忙拉著我坐下,細細將她探聽到的這裡的門道說與我聽,她先是問我:“姑娘,您知道為什麼先太子先去這麼多年,大家仍用這個‘先太子’這個稱謂稱呼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