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順水推舟(第1/3頁)
章節報錯
“開鐮羅!”響亮的呼喊聲以接龍的方式,從離城不遠處麥田向著遠處迅速地擴散。
風吹麥浪,如金黃色的海洋一般起起伏伏。
蕭定微笑著手執鐮刀走向麥田,他的左邊是夫人高綺,右邊則跟著兒子蕭靖,兩人也都是手執鐮刀。
在三人的身後,張元、拓拔揚威,仁多忠等一干大員也都是滿臉笑容,紛紛走向了麥田。
鼓聲驟起,號角悠長。
蕭定彎腰,左手反摟,右手揮鐮,一大簇麥子便落在了他的臂彎之中。
高高舉起他割下的麥子,周圍傳來了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聲。
每一年的秋收季,這第一刀,總是由蕭定來動手。
連著三年的大豐收,使得西軍在橫山以南的統治,愈發的穩固了起來。
黃河千里,唯富一套。
蕭定控制下的西軍,在大宋是一個反叛的代名詞,沒有多少人願意提及他。
西軍在橫山以南,只保留了神堂堡、栲栲塞、羅兀城幾個關鍵要點,兵鋒幾乎不出橫山。
這便使得西軍如今在大宋民間的存在感愈來愈低,再加上朝廷的刻意引導,使得普通老百姓們一直便認為西軍只不過控制著彈丸之地,有著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勢力。現在存在,只不過是因為朝廷不願多生殺戮,一旦決定平叛,必然會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將西軍蕩平。
而真正知道真實情況的商人們,也是不願意在這些問題上多說的。
一來,當然是怕禍從口出。
二來,他們還擔心多嘴多舌反而破壞了當前的穩定,壞了他們賺錢的大業。
西軍對於大宋的商人,一向是優容有加。
只要你肯去,那當真是服務得無微不止,只要你願意申請,他們甚至可以出動兵馬為你做保鏢,而且這種保護,可以一直持續到你離開西軍的控制範圍。
真正走完了西軍控制全境的商人們,才會真正明白,西軍現在的勢力範圍到底有多大。
那是一個比現在的大宋疆域還要廣袤的區域。
雖然絕大地方,人跡稀少。
這些商人,是真正的大商人,而他們所走的這條路程,也被蕭定形象的稱之為,絲綢之路。
商人們發了大財,而控制著這條道路的西軍,自然受益更大。
興慶府是西軍的政治中心,而興平府,則是成為了西軍的經濟中心。
大量的來自西域的商人、來自青塘高原的商人,攜帶著五花八門的貨物,來到了興平府,然後與從大宋過來的商人進行交易。
商業興盛,大量的商稅收入,使得西軍的財政愈發的鬆快起來,而在張元的治理之下,黃河這幾年也像是一條被馴服的惡龍一般,乖乖地為兩岸的農地提供著甘甜的汁液,連續三年豐收,使得西軍控制下的疆域糧價穩中有跌,各個佇備倉庫全都爆滿。
要不是張元強行控制著不許糧價有太大的波動,只怕今年的糧價,還要往下跌一個跟頭。
多餘的糧食,張元拿來釀了酒。
這也是西軍入主興慶之後,第一次宣佈開放酒禁,以消耗掉多餘的糧食。
現在的西軍,控制下的疆域已超萬里,而治下的子民,更是已近千萬。
在張元看來,這便是天人感應,這便是帝王之基。
只是可惜,蕭定堅決不肯稱帝,連稱王都不答應。
所以現在西軍的旗幟,仍然還是不倫不類的大宋西部行軍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