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新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徵發徭役、大興工程,在很多時候,會是一些饕餮們大發橫財的絕好機會,也會是普通百姓們避之唯恐不及的一場禍事。
因為這對於他們來說,一個不好,就是家破人亡的下場。
但對於蕭誠來說,由官府來投資進行的一場大規模的工程建設, 卻是拉動本地經濟的一次絕好的機會。
事兒肯定是好事兒。
就看由誰來主持由誰來做了。
放在別人說裡,估計就是一場讓百姓倒黴遭殃的壞事,但在他這裡,就能讓所有人都能從中得到一些好處,最終做到各方面共贏的一個美好結局。
貴州路安撫使衙門定於貴陽,同時亦成立貴陽府,在貴陽大興土木,修建城池、官舍、房屋、道路。
在蕭誠的龐大的預案之中,整個工期長達五年之久, 而投入更是達到上千萬貫的規模。
整個貴州路,被蕭誠劃分為了十二個州府,每個州府負責一個月的工期,而每一次大概需要的勞力為二千到三千人不等。邊些人,官府是隻提供飯食、住所,而不會給工錢的。也就是正兒八經的百姓需要服的徭役了。
而長駐在這裡的進行建設的另一批人,那就是有一技之長的工匠了,這些人由安撫使衙門張榜招募,在建設期間,有著固定的薪餉,根據各人技術的強弱和擅長的領域,薪餉又各有不同,最高的每個月高達十餘貫,最少的也有四五貫錢的模樣。
而且對於這些工匠還有另外的一個優惠,他們能在建成之後的新城之中以半價購買一幢住宅,就此在這所新城之中紮下根來。
匠人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都是很吃香的。
而在新成立的貴州路上, 有一技之長的匠人尤其短缺。而且分散到了各地,就更加的不顯眼了。
蕭誠這一招,也是將這些匠人們全都集中到了一起,有了規模之後,才能把他們的能力最大化的發揮出來。
優厚的待遇,吸引的將不僅僅是貴州路的匠人,蕭誠更加的希望,能夠把其它地方的這樣的優秀的人才也挖過來。
自己培養技術人才畢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挖人牆角就很快了,只要待遇給到位,那很快,蕭誠就能在這裡建立起一個類似於汴梁匠作營那樣的地方。
大量的優秀的人才集中到了一處,彼此刺激、競爭,必然能促進技術的更快進步。
而蕭誠又是那種對於任何一種新技術的出現都充滿了嚮往的人。
他從來都不吝嗇於在這上面給予這些人優厚的賞賜。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匠人們向著這裡集中,對於地方之上也是一股無形的削弱,強幹弱枝的效應會得到極大的體現。
就像現在這樣,播州、思州等地的匠人,已經開始了大規模地向著貴陽府這裡集中而來。而播州揚家、思州田家在這樣的堂而皇之的政策之下,明地裡不好阻攔,也只有暗地裡加大籌碼,力邀那些技術大家們能留在當地。
對於這樣的一些明裡暗裡的招數,蕭誠倒也不以為異,反倒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如此一來,這些匠人必然能夠得到更好的待遇,也必然會因此而更大地激發他們在技術之上的創新從而能夠得到更好的回報。
“訊息一旦傳出去,周邊各路之上的匠人們必然會想往我們這裡跑,而這些地方必然會阻攔,別說現在朝廷對我們另眼相看,就算是出於對本地利益的維護,他們也不會坐視這些匠人們離開本地的。”羅綱道。
“明著不行,暗地裡還不行啊!”蕭誠毫不在意地道:“通各聯合會裡的會員們,管他們用什麼手段呢,只要能把這些有一技之長的人,可弄到我們這裡來就行了。只要進了我的地界,便是天王老子來,也休想將他們弄走了。”
“拐帶啊?”羅綱嘖嘖道:“只怕這樣一來,大家就更不待見我們了。”
“難道咱們不幹,他們就待見我們了嗎?瞧瞧朝廷的安排,看看我們周邊的人事調整,那一個不是針對我們來的?嘿,趙瑣的心眼兒主只有針尖兒大小。”蕭誠冷笑起來:“我就是喜歡他們看不慣我,卻又拿我無可奈何的模樣!”
看著蕭誠的模樣,羅綱不僅笑了起來,“現在我們全路集中到這裡的匠人,已經超過了兩千人左右了,後續抵達的速度只怕會慢下來,就算外邊有人進來,也不會是這個季節了。”
“雨亭,在西北的時候,這樣的事情,我們已經做過了一次,你也有了充分的經驗,所以這一次,便由你來負責新城的建設了。”拍了拍羅綱的肩膀,蕭誠笑道:“你辦事,我放心。”
“這一次的建設規模,比我們在西北的時候,大了十倍不止,需要調配的人、財、物更不是那個時候能比的,我壓力很大,這可不能當甩手掌櫃呢!”羅綱道。
“的確是大了不少,但你也不是那個時候的羅雨亭了啊!”蕭誠笑道:“再說了,有賈貴、李格給你作副手,這兩人都是經驗豐富之人,你們三個搭檔,什麼問題應當都能應付了。”
“最難的是第一批。”羅綱道:“只要這第一輪能順利地運轉起來,我們也好,下頭的吏員、管事也罷,都會積累起足夠的經驗,經過個兩三輪,大家便能有條不紊起來。但難也就難在現在,你可知道,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百姓逃亡的現象,又有不少人去當流民或者藏起來了。”
谷弡
“過去的徭役讓他們心有餘悸!”蕭誠點頭道:“而且這裡頭,必然還有一些別有用心者在造謠傳謠,各地官府包括統計司都已經介入此事,該打殺威棒的時候,也絕不能手軟,該用腦袋來警示的,就用腦袋來教育教育某些人。等到第一個階段過去,大家見到了真實的效果,以後就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