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繫辭》謂:“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

此出陰陽風水堪輿之術,東漢許慎曾謂:“堪,天道;輿,地道。“

觀天地星辰、勢法地象,而尋龍點脈、測陰陽宅之吉凶,皆可謂之陰陽風水堪輿之術。

王健已經是耄耋之年,他便是一位沉淫了風水之術半輩子的老風水先生。

早年曾自稱能力有風水,破煞,聚財,找墓,遷墳等能力,二十年前曾半蒙半猜成功為別人找到其祖先的墓地。

但是他卻知道自己是什麼水準,也知道風水之術是個什麼情況,多半是不太靈的。

但自十年前起,他卻發現事情不同了。

天地風水之中,他半蒙半猜的氣感越來越明顯了,不知道是他進步了還是這天地變化了。

氣穿行於穿行於天地山川流水之中,如同他所研究了半輩子的風水秘術所說一般。

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

忠嘗試用風水秘術中的地形天星之變換來改挪氣脈,竟然真的可以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

“這世界到底有什麼變故?”

王健喃喃自語,他白髮蒼蒼,但身體仍舊強健,越老越妖說的便是他這種老人。

整個人自八年前起,他便如同煥發了人生的第二春一般,經骨越發強健,以前身體的老毛病也漸漸不見了。

“氣感越來越強了,幾乎聚整合脈,這種氣脈!”

王健望著眼前的山川氣脈,驚歎道。

氣是萬物的本源,太極即氣,一氣積而生兩儀,一生三而五行具。

土得之於氣,水得之於氣,人得之於氣,氣感而應,萬物莫不得於氣。

因此,風水講窮有氣則生,無氣則亡。

十餘年前,王健近乎從未感到氣感,但自十年前起,氣感頻生,且越發壯大。

此時已經流轉的微小之氣已經成脈了,氣流輾轉於王健房屋前的山脈之間,自成其道韻。

“風水五十年,白走四十載,這十年才知天地之廣博,風水之奧妙。可惜時不

我待,老頭子不知道還有幾年風光了!”

王健靠在門前竹椅之上,靜靜的看著山峰氣脈流轉。

他堅信這世間一定有大變化,就是不知道這變化究竟會對這世界造成多大的變化了。

“爺爺,你又在想什麼?別是在想自己的風水之術要失傳了,不開心吧!”

就在王健研磨氣脈之時,一名二十多歲的女子走了進來,她笑著對王健道。

女子笑的時候,嘴角不由得露出了可愛的小虎牙。

“哼,你爺爺我再活三十年都沒問題,傳人而已,隨時可以找!”

王健躺在竹椅之上,閉上了眼睛,一聲冷哼道。

“傳給別人,再怎麼也是外人,哪有我好!”

“別惦記你爺爺的風水秘術了,女孩家家沒事不如去學點刺繡,這門你可別學!”

王健閉著眼,告誡道。

他這孫女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在清楚不過了,一早打著他風水秘術的主意。

早年他自覺自己不過是個半吊子,再說兒子生的又是個女娃,女娃娃看什麼風水,老是和墓地山川打交道,哪裡能嫁出去,也就不想教自己孫女風水秘術。

後來,他感受到天地氣感變化之後,反而又不敢教孫女這陰陽風水堪輿之術了。

太玄了!

水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