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拜師流程!(第2/4頁)
章節報錯
“……”羅竸寧一想也是。
雖然現代社會拜師學藝已經省去了很多環節,但也沒有在電話裡拜師的先例,太兒戲了些。
拜師學藝,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極為重要內容,也是許多優秀技藝得到傳承的一個必要環節。
古代民間,匠人或者說各行各業的師傅們,對自己的技藝傳承有著嚴格的要求和約束。
就算是同一類別的技藝,也有著不同流派的區別。
各個流派之間又各有自己的特殊規矩和密不外傳的獨特文化。
無論是傳統的武術,還是屠宰、中醫,或者木工、鐵匠、泥瓦匠、竹篾匠、金石匠、書畫匠等,他們在技藝傳承上,都必須走拜師學藝的流程。
傳統的拜師禮儀流程,又分為三個大的的階段。
分別是前期考察、收徒準備和拜師儀式。
這三個階段缺一不可,缺了其中任何一個,這個拜師學藝的流程就不完整。
古代的匠人和徒弟人正式成為師徒關係之前,都會有一個彼此考察階段。
學徒的徒弟會經人介紹選擇自己心儀的行業、師門及師父。
師傅們一般會收不記名弟子,進行資質、能力和品格等諸多項考察。
與此同時,徒弟也會在考察期考察自己的師傅是不是有真本事,並且認真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門手藝,今後想要從事跟這門手藝有關的行業。
如果考察期內雙方都對彼此感到滿意,才會進入下一步的拜師環節。
師傅們在舉行正式收徒儀式前,會通知本門派的全體人員及行業前輩等屆時參加收徒拜師儀式。
徒弟的資質越好,身份地位越高,前來參加收徒拜師儀式的人越多。
同門和貴賓們都來到拜師儀式現場後,在大夥兒的共同見證下,師傅和徒弟才能開始舉辦拜師儀式。
拜師學藝這件事說起來輕巧,但要等到你真正去做的時候,才知道這事兒還真不簡單。
拜師儀式上,首先要準備香案,張燈結綵,做好與收徒拜師相關的後勤保障等工作。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師父在正堂居左落座,如果有師母的話,師母居右落座。
行業前輩及同道在前面左邊落座,同門前輩、同輩等右邊落座,師兄弟在下首兩旁分開站立。
拜師儀式的第一步是介紹自己所屬的門派傳承。
司儀介紹師門、師父和門派傳承情況,以及新收徒的個人資訊。
接著,師傅和徒弟一同上香拜祭祖師。
師父向祖師上香、上表,行三跪九叩大禮,並彙報本門派吸納弟子傳承有人。
等跪拜結束,師傅落座後,新弟子頭頂拜師貼,行三跪九叩大禮,雙手奉上拜師貼,表示願意加入師門學藝,接受師門及師父教誨。
同時,新弟子還要向師父敬獻拜師“蓋碗茶”,名叫“改口茶”,之後才能改口叫師父。
師父接過徒弟的拜師茶,也就代表他正式承認彼此的師徒關係。
如果還有師母的話,也要同時向師母獻茶改口。
如果沒有的話,倒是能省點兒力氣,少磕幾個頭。
新入門的弟子,第一天的時候還要向師父獻上“六禮束脩”。
“六禮束脩”包括: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和臘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