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朝聞道(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想說什麼?”
“我想為你解惑。”
“解什麼惑?”
“你不是想知道,人生的苦難,到底來自何處嗎?”
“你知道?”
“當然,我曾用一生,在思考這個問題。”
“你有答案了?”
金佛笑而不語,隨即緩緩開口道:“人生的苦難,往往來自於眾生本身。”
“眾生對幸福的追求,對美好的渴望,促使眾生在不斷前行的同時,產生出一股難以消弭的執念。”
“但眾生往往將這種執念,當做是一種對生命意義的追求,這樣的錯覺,會使得眾生開始對物質變得貪婪無度,然後造成惡果。”
“惡果便是苦難的因,苦難,不過是惡果的果。”
“然後眾生開始迷信宗教,開是將內心的不安,寄託於虛無縹緲的漫天神佛身上。”
“但這無異於飲鴆止渴,只要眾生無法斬斷自己的貪念,那麼無休止的苦難便會一直持續下去。”
“這,才是佛家所說的輪迴。”
沈放聽完,不禁有些錯愕。
迷信宗教?
虛無縹緲的神佛?
這是從一個佛口中說出來的話麼?
金佛彷彿看出了他的疑惑,笑了笑,又繼續說道:“不必奇怪,這世上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普渡眾生的佛,一切不過都是眾生為了心靈的寄託,想象出來的罷了。”
“那你是什麼?”
“我是佛。”
沈放皺眉道:“那你這話,豈不是自相矛盾?”
金佛搖了搖頭道:“你也是佛,這天下眾生,人人皆是佛,但你能普渡眾生嗎?”
見沈放越發迷惑,金佛不急不緩的繼續說道:“你普渡不了眾生,我也普渡不了眾生,因為你我即是佛,亦是眾生。”
“我們能普渡的,只有自己。”
“我們只能透過不斷的修行,放下心中的執念,才能擺脫苦難的因果輪迴。”
“佛是什麼?佛便是眾生心中僅存的那一絲善念,當你放下了心中的執著,放下了貪、嗔、痴,你便是佛。”
“當眾生放下了心中的執著,放下了貪、嗔、痴,那眾生,便也都是佛。”
剎那間,沈放如醐醍灌頂一般覺醒過來,他猛地睜開雙眸,眼中似乎已有佛光閃爍。
他不知道自己這一次入定,用了多長時間,不過,他顯然已經明白,厄難的良苦用心了。
他是道家。
道家修身,佛家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