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八綱進死衚衕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可憂色更甚,他問:“媽,爸先前幾次吃了什麼藥啊?”
“啊?”李母怔了怔,說:“第一次是大夫藥箱裡隨身帶著的藥丸,專門治便秘的。”
至於到底是什麼,李母就說不出來了,她也沒文化,她看向劉三全,問:“劉大夫,第一次是吃的甚?”
劉醫生回答:“急備丸。”
李母看向了李可。
李可皺了皺眉,問:“大黃,巴豆和乾薑,三物急備丸?”
“嗯。”劉三全應了一聲,隨即立刻轉頭:“後生,你咋知道?你是學醫的?”
李可還沒說話呢,李母就忍不住道:“我兒是知識分子呢,看的書多,懂得多。”
劉三全又問一遍:“你是學醫的?”
李可搖了搖頭。
“哦。”劉三全立刻沒興趣多問了。
李可問母親:“吃完藥之後,咋樣了?”
李母道:“原本你爹就頭暈眼花,吃完之後吧,見一下沒拉出來,你爹就一次多吃了幾顆,然後倒是拉出來了,不過他又說身上發麻,頭暈的更加厲害,然後就更加拉不出屎來了。”
李可皺眉道:“爸,你咋胡亂多吃藥呢?”
李父理直氣壯地說:“省事情嘛,再說沒有拉出來,可不得多吃藥嘛!”
李可都服了他爹了,然後他又問:“然後呢,吃了甚藥?”
劉三全主動回答說:“開了承氣湯。”
李可訝異道:“承氣湯?”
李母接著說:“也是那個小大夫開的,你爹這次就沒敢多吃了。吃了三幅藥,才拉出來。哎呀,那個拉的可多了,得有一大盆吧。”
“但是拉完之後,你爹又說身上又冷又痛的,躺都躺不得了。然後拉完這一次之後,又拉不出來了,又跟以前一樣了。”
李俊在旁邊補了一句:“再後面劉大夫就來了,劉大夫也開了次藥。爹吃了之後,身上還疼,頭也更暈了,臉都紅的厲害,還是拉不出來。”
聽到這話,劉三全臉上有些悻悻然,但也沒說什麼。
李可看向了劉大夫,問:“劉大夫,你開了甚藥?”
劉大夫不悅道:“地黃湯。”
然後就不肯多說了,他也煩著呢。
李可則在旁邊思索,臉色也愈發的沉重了。腦海中不停有知識點跳出來,可是都很雜亂,沒什麼條理。
李可心裡稍稍有些慌亂,不知道該如何操作。實話說,這是他第一次臨床診斷病人,昨晚火車上乘務員大姐的腰痛不算,那個太簡單了,他父親的病就複雜太多了。
“可,你咋了?”李母見李可臉色有些不對。
李可扭頭看自己母親,趕緊搖了搖頭,回過頭來,心中更添幾分焦急。
李俊見自己老哥臉色變換不停,他嘀咕道:“咋了嘛,臉上陰一陣,陽一陣的。”
“你說甚怪話,咋這樣說你哥?”李母立馬不樂意了,她這心偏的很。
“陰……陽……”李可瞳孔立刻放大了幾分,耳旁頓時響起了老黃那慢悠悠的聲音。
“《黃帝內經》有云,‘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天下萬病,皆不會離開六經八綱之範疇。”
李可豁然抬頭,腦海中頓時有思路了。中醫的醫理就是“執簡馭繁”四個字,天下萬種疾病,無論疾病怎麼變化,皆不會出六經八綱之範疇。
而這八綱又以陰陽為總綱,裡、虛、寒,為陰,表、實、熱,為陽。診斷之時,要先辨陰陽。
便秘自然也是如此,也分寒熱虛實。
《素問·舉痛論》曰“熱氣留於小腸,腸中通,癉熱焦渴,則堅幹不得出,故閉而不通矣。”論述的是實熱導致的便秘。
《傷寒論·辨脈法》則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也。”
這就是論及陰陽了,並且張仲景還提出了寒熱虛實的發熱病機,並且給出了相應的方子來進行治療。比如承氣湯的苦寒瀉下,麻子仁丸的養陰潤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