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往年都是二月一日,已經執行兩年了,不應該連招呼都不打,就改變宣佈日期!”
小安子仔細地回憶了一下政府簡報,除了財政部沒有按時釋出撥款預算外,沒有其他大新聞。
預算?
這算什麼大新聞!
東北十五省的稅收,每年也就八到九億的袁大頭。
這還是奉系掌權時期,用近乎敲骨吸髓的方法,才維持的住的突出結果。
食肉者鄙!
奉系大帥們都是草莽出身,年輕時候,各個豪氣沖天,年老之時,全踏馬的掉錢眼裡了。
把錢看得比命都重要!
你就算給稅務部門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去奉系各派領頭人的家裡收稅。
老帥在的時候,袁金鎧加上王永江,就稱述過這樣的弊端,要求全東北征稅,不漏一人。
但這個計劃,推行了僅僅一個月,就推行不下了。
因為張家,就是整個東北最大的工廠主,被服廠,電器廠,不計其數。
于鳳至掌家之初,也是非常驚訝,張家怎麼會有這樣多的產業,每年的純利能達到五六百萬袁大頭。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要知道,在北平買一棟三進的大宅子,也只需要三四千現洋。
就算給王永江全天下的膽子,他也不敢觸碰這個虎鬚啊!
但王永江的責任也很重,畢竟奉軍一直進關一統天下之志,所以在軍事上,一直是一種威壓狀態。
奉軍在最膨脹的時候,下轄八個師,六十個旅,近二百個團。
這也是老帥能進京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底氣!
一文錢,買個窩窩頭,只能夠吃一天。
但要是用這一文錢,買一把槍,那可真就是這輩子衣食無憂了。
但就是棋差一著,要是真能頂住廣東來的革命軍,歷代北洋軍主們的願望,真就在他張作霖手中完成了。
氣運之道,必定是由盛轉衰。
這是天道迴圈,不因人力而轉移。
經過皇姑屯事變,又經歷了老虎廳之難,奉軍徹底離心離德,稅收更是艱難度日。
王永江一直心心念念,期盼的經濟改革,徹底沒了蹤影。
不過,王永江真是治世之大才,經過他手處理的東北財政,經歷了突發事件的干預,只有小範圍的下降。
而後倒是因為他同於鳳至一系列的救市舉措,盤活不少工廠,支撐了國貨,反倒是實現盈餘和增長。
要是沒有中原大戰,奉軍主力出關,滿洲國還不知道在那個丈母孃的肚子裡醞釀吶!
日本首相府,也派遣了大批的經濟官僚,但還是使用王永江的基本政策,財政狀況越發的良好了。
不是因為日本人更會理政,而是滿洲國軍只有十幾萬人,軍費就省下了五分之三,這樣政府的日子,就好過不少。
陳真快速地回想了一遍,東北財政的變化,發現財政部應該不缺錢,怎麼會延期撥款預算的宣佈。
“派人好好查一下。”
“無風不起浪,要是沒有大事兒發生,是不會推遲政府報告的宣讀時間。”
“今年是康德皇帝登基的大日子,沒有人會觸這個黴頭,給陛下這個難堪,除非財政部的肥豬們,腦袋被門擠了!”
陳真立馬察覺到不對,讓小安子趕緊去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