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大明工業 蓬勃發展
章節報錯
天氣再冷也要吃飯,除了街上活動的人少點,工坊做工還是沒有停止,無論是郭家工坊還是別家,甚至朝廷的研究院,都一直蓬勃發展著。
特別是逃難的災民又來了京師,工坊又增加了不少人,產量繼續擴大。
郭家的玻璃因為易碎,所以推廣的範圍有限,一直沒有南下,譚楓不僅能力出眾,還很會教徒,帶了三個小主管都能獨當一面了,就向供奉姜德建議,可以把玻璃工坊向四周擴建,比如南京、重慶、廣州、南昌,都可以建個工坊,這樣玻璃就基本能賣的更廣了,未來甚至可以考慮在兩京十三省都設立玻璃工坊。
在姜德跟郭一凡彙報的時候,郭大少眼前一亮,這譚楓還真是眼界非凡,怪不得是大門派的管事,的確了得,而且郭大少還培養了一批通訊員,利用無線電技術,解決了古代訊息閉塞的短板,管理上也方便很多。
不過岳父還沒上位,有些事也不急一時,就讓譚楓推薦了一位能力最出眾的,去南京建廠。畢竟江南富有,貴族富商多,玻璃消費的起。
而京師的冶煉廠也發展的很快,鋼鐵堆滿了倉庫,這些都是朝廷買去的,貨壓在商人手上那是不可能的,人家都要擴大再生產的,資金鍊可不能斷。
朝廷之所以壓貨,沒有將鋼鐵變成兵器盔甲火銃火炮,就是因為等著蒸汽機,需要這種高效的生產方式,而且已經有了眉目,很快就能使用。
軍部工部的研究院的確沒閒著,上次彙集了大量的人才,研究進展也快,特別是郭大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橡膠,把漏氣問題解決後,已經有了三臺成型的蒸汽機,只是一些小問題還需要解決。
過完元宵,方從哲喜上眉梢,終於出了一臺可用的蒸汽機了,透過它帶動衝壓機,造出的盔甲質量不是一般的好。
無論從防身還是美觀上,鍛造出來的盔甲比之前高階了百倍,讓臭屁的姜勇看見也會直流口水,穿上試了下,簡直不要太威武,看的張慧眼睛發亮,當然她本來就崇拜英雄,這種將軍鎧甲也的確很顯精神。
於是,第一套將軍鎧甲就被姜勇穿走了,他可捨不得脫下來,再說,也不重,還很合身,看的方從哲都開懷大笑。
有了第一臺,接下去就快多了,研究院派出大量的研究員,直接進了工部的蒸汽機生產車間,準備一下子造個幾百臺。
因為郭一凡的建議,大刀長槍並沒有生產,而是生產的刺刀,研究院火銃部已經研究出來火銃上加刺刀的方式,其實都不用研究,因為郭大少給了樣品,照樣畫葫蘆可簡單的多。
有些時候,一個創意在不經意間想到,的確很快就能成型,而一項發明則慢的多,需要失敗無數次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但有樣品就不同了,唯一要解決的只有可行性。
像郭一凡提供給軍部的步槍,的確先進了很多,畢竟是幾百年後的產品,但要實現一模一樣的不行,退而求其次還是可以的,無非是稍微差點,但再差,在這個時代,都不知道要領先世界多少年了。
大明的火銃已經全部都是燧發槍,而此時的歐洲,還是以火繩槍為主,燧發槍還在研究當中呢。軍部甚至研究出了黃火藥,因為工業基礎差,還不能量產,但具體的原理都已經弄清楚了。
這一年的研究成果,因為有了樣品的原因,又加上郭一凡送來的不少資料,大明的軍工跳躍式的發展,一下從冷兵器上升到了熱武器時代。
再過個把月,等武器製成,把九邊的軍械一換,韃子就有來無回了,讓你掠奪大明,保證讓你來的時候好好,卻回不去了。
特別是手雷和迫擊炮,不僅造出來了,質量還很不錯,有了這些,大型的火炮也就沒必要多造了,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能打野戰,還守什麼城呢,象徵性得弄幾座在城牆上,保證兵將不足的情況下也能守得住就夠了。
因為蒸汽機的出現,郭一凡就給工部提出了發展方向,比如蒸汽機車,重要線路鋪設鐵軌,如能通車,運輸效率更高。還有蒸汽輪船,代替風帆馳騁大海,若能成功,則大明開海之日即將到來。
這個時代的人們對大海還是比較畏懼的,從鄭和下西洋,到全面禁海,所有人對大海都失去了瞭解,為此郭一凡還開了個座談會,針對海洋的情況做了說明。
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於海洋,危險亦來於海洋!鄭和的一句話,影響了大明百來年,只是因為古人對大海的不瞭解,可聽郭一凡的講解,明白了危險之所在,更知道了海洋之財富,讓很多人聽的熱血澎湃。
郭一凡也是賊,不僅邀請了朝廷官員,研究院生員,還有很多富商,甚至讓錦衣衛通知了南京的富豪,來的人可是不少。
說明會就搞的跟傳銷一樣,把利說的特別的透,風險卻只是一帶而過,其實就算把風險講的無比透徹,也阻止不了眾人想發財的心,馬克思的資本論雖然還沒問世,但人心相通。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人性都是如此,無論古人還是現代人,利益當先,人如果沒有慾望,那社會的發展也就停滯不前了,慾望是個雙刃劍,就能促使社會進步,也會觸犯法律和人性。
但只要是對大明有利的,郭一凡不介意給外族來個毀滅性的打擊,中華大地自古善良,可得到的卻是外族的一次次的侵略,所謂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想要善良更要學會強大,才能造福更多的人。
一場說明會,講了目前蒸汽輪船的研究成果,講了南方的財富,特別是有個大島,地廣人稀,且擁有大量的礦產資源,講了日本的銀山,占城的大米,滿刺加的香料……
郭大少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甚至還拿出了一個地球儀,把大明相反的一面也講了很久,講了歐洲人的海上冒險和殖民統治,還給眾人畫了個餅,日不落大明……
那就是日月同輝,永照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