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這邊靠地下水,他們那邊去靠著一條河。

這治沙的範圍,自然是比桃源城這邊大得多。

“可惜沒有沙棘,否則的話土壤都能改良一下……”

倪兕看著周圍這一圈沙地,最早種植的那批,已經有草開始長出來了。

只是這土壤不太行,動不動就被酸雨來一下的。

沙棘是用於改善沙漠環境土壤的典型植物,只可惜不知道是這個世界沒有沙棘,還是這個範圍沒有沙棘,倪兕根本找不到。

透過商盟進行聯絡,大概描述一下沙棘的樣子,只可惜他們也不知道。

“改良土壤的作物不少,大豆就是不錯的選擇。”

琳達上前,全世界都在搶地盤,自己的男人卻在想著怎麼種田。

可話說回來,如果全世界都在種田,至少把沙漠化遏制住的話,地球衰亡的時間或許能延緩。

以現在完備的科研體系,只要有個二十年,倪兕打下一片江山,問題應該不大。

“苜蓿其實也挺不錯的,關鍵是它還能吃!”

倪兕想了想,畢竟這玩意以前聽說過,災荒年代有人把這個當成應急的口糧。

想來,應該榆錢樹差不多是一個概念。

春天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不管有什麼算計,春耕這玩意是絕對不允許耽擱的。

可惜就這世界的氣候,一年兩熟三熟是別指望了。

基本都一年一熟,除非是在栽培室裡面培養出來的。

“不過按照今年播種的情況,主要一切順利,那麼秋季收穫的時候,到明年秋季的口糧是絕對不會缺的。問題也在這裡,桃源城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沒什麼特產。”

蘇楓提出了她的顧慮,目前的‘特產’很大程度都是靠倪兕的異能。

不過武器裝甲也好,或者是那些電器也罷,若是不能實現自主研發和製作,那麼等別人也跟著創造出來,市場會逐漸飽和,而桃源城也會失去競爭的能力。

沒有特產,那麼面對越來越多的人口,桃源城要如何發展下去,這就是個問題。

尤其是新人類和亞人也加入,不斷的繁衍下來,最多二十年,桃源城的亞人數量將佔據總人口的50%以上,新人類佔據30%,舊人類可能只有20%不到。

比起什麼科技的發展,天外武器的對抗。

僅僅是桃源城的後續發展,就需要足夠的重視,否則科研還沒吃完成,一大部分人都被餓死。

剩下的被迫發動政變,倪兕打得過也元氣大傷,打不過又得去流浪。

基因最佳化藥劑這玩意,倒是不錯的商品。

奈何這玩意不能大批次出售,否則的話很容易引人覬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