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試招(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葉問沒好氣的道:“你想來隨時都可以,又沒人攔著你!”
說完後,葉問又給王迪文指出了好幾處運用招式的毛病,還糾正了他發力技巧方面的一些錯誤。
不愧是一代宗師,葉問的指點恰到好處,王迪文覺得自己真是不虛此行。
此後一連數月,王迪文每晚都會到葉家大宅向葉問請教,葉問也總是不厭其煩對他悉心指導。
雖然兩人並沒有師徒名分,實際上他倆已和師徒沒什麼區別了。
有了葉問這個名師的悉心指導,再加上王迪文自己刻苦習練,他的功夫水平進步很快,漸漸的已經能和“武痴林”不相上下了。
當然,“武痴林”在這段時間也有了很大進步,他的實力比原本電影劇情中明顯強了很多,現在他已能與武館街那些師傅比劃比劃,雖然還是打不過,不過堅持數十招不敗倒是沒多大問題。
為了更好的挖掘自身潛力,王迪文特意到裁縫店訂做了一套新的負重灌備。
其中沙袋背心重40斤,沙袋綁腿和沙袋護臂每個重10斤,加在一起總重量達到了80斤之多。
這一整套穿在身上,幾乎相當於隨時身上都揹負了一個成年女性,可想而知他的身體力量提升到了何等程度。
他的“八極拳小架”和“劈掛掌”水平也與日俱增,用葉問的話來說就是已經“練入了門”。
葉問是何等眼光?
他所說的“練入了門”可是相當高的評價,就連武館街那些師傅,在他眼中還有至少半數沒有練入門呢!
當然,王迪文最先學會的“貼山靠”也沒有落下,他每天依舊會在院中撞那棵大樹,已經把不少樹皮都撞掉了,看上去光禿禿的。
算了算時間,距離金山找來佛山還有不到兩個月,王迪文辭掉工作,在武館街附近租了個小院。
他在“林源酒樓”打工將近一年,酒樓裡包吃包住,基本上沒有任何消費,他的工錢全都存了下來。
一個月工錢22塊錢,他的存款已有200多塊現大洋……這可不是個小數,在佛山這種低消費的小地方,足夠他好吃好喝過上好幾個月了。
所以他才會決定不再打工,這樣才能更加專心練功。
又過了一個多月,王迪文秘密拜訪了武館街的所有武館,和那些師傅們依次進行了閉門切磋。
功夫除了苦練,更重要的還是實戰。
王迪文苦練了將近一年,一身功夫當然是已經登堂入室,不過實戰經驗還太淺,必須在這個方面下功夫。
“踢館行動”剛開始的時候,他與“蔡李佛拳館”那個師父交手數十合也沒佔到絲毫便宜,到最後他已能和實力最強的廖師傅打得不分勝負。
嗯……應該說他的功夫還是比廖師傅略遜一線,不過他的“八極拳”威猛無匹,往往一搭上手便猛攻不止,而廖師傅則只能被迫防禦,從表面上來看,彷彿他還佔了不少上風。
短短不到一年的苦練,他已能和習武多年的廖師傅打得不相上下,絕對足以自傲了。
不過考慮到廖師傅在金山找手底下也沒能撐過1分鐘,所以王迪文對自己依舊沒有信心,他決定在最終時刻到來前去葉家大宅走一趟。
在這種時候,還是找葉問請教一番最為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