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對峙(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迪文看外面的情況不錯,於是決定給斧頭幫再添一把火,他高聲叫道:“外面鱷魚幫的兄弟們,馮老大以往對我們不薄,你們難道就願意加入斧頭幫助紂為虐嗎?聽我的,大家反水把他們幹掉,事後馮老大肯定重重有賞!”
馮大剛聞言後眼前一亮,立刻“助攻”道:“阿文說的沒錯,兄弟們,你們誰要是能殺了何琛,我賞他十萬現大洋!”
琛哥恨得一陣咬牙切齒,身旁的“眼鏡軍師”湊到他耳邊道:“琛哥,馮大剛的話不可不防……我看這些鱷魚幫投降過來的小弟不可輕信,還是讓他們退到後面比較好!”
十萬銀元在這年頭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保不齊就有人敢於鋌而走險。
據史料記載,上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銀元的購買力可是相當不俗的。
1926年時候,在上海1銀元可以買18斤大米、8斤豬肉、8尺棉布、12斤白糖、8斤菜油或者40斤食鹽……
那時候上海灘的體力勞動者,比如在碼頭扛麻包的工人,一個月的收入只有15至20元。
小學和中學教員一個月的收入也只有30至100元不等,這些知識分子在當時已經算中高收入人群了。
1930年時期,在北京1銀元可以請客吃一頓“涮羊肉”,在上海1銀元也可以吃兩客西餐套餐。
這還是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如果在偏僻的農村,1銀元甚至可以買一畝地。
一畝地……放到21世紀得值多少軟妹幣?
琛哥陰鶩的目光從那些人身上掃了一圈,沉聲道:“好,就按你說的辦……讓我們的兄弟動作麻利點,必須給老子儘快攻進去!”
上海灘的黑道勢力確實是一手遮天,可這座城市明面上還是民國政府的天下,各國租界的勢力更是不容小覷。
從槍聲響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三分鐘,萬一時間拖長了,難保不會有官方勢力過來插手。
電影裡何琛的確就是在警察局門前殺了馮大剛他們,可那是因為“斧頭幫”已經把“鱷魚幫”給滅了,當局高層多少要給他幾分面子。
而且電影劇情都是經過了藝術加工的,比如何琛殺了馮大剛他們後,斧頭幫的人還朝警察局樓上喊了句——“警察,出來洗地了!”
現實中誰敢如此囂張?
這不是比王迪文的“作死系統”更加作死嗎?
當年雄霸上海灘的黃老闆、杜老闆估計也不敢這麼幹吧?
看到外面斧頭幫亂糟糟地調兵遣將,王迪文眉頭微皺,他知道接下來斧頭幫肯定會發動極為猛烈的強攻,也不知道他們還能不能頂得住。
要是馮大剛不在這裡就好了,最起碼還能多拖點時間。
咦?
要讓馮大剛不在這裡當然不可能,可是……讓他離最危險的地方稍微遠點,好像還可以想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