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個眉角生著痦子的軍士說道:“咳,我倒覺得他們說的也有些道理,女子嘛, 大腳的多數個子也大,我就喜歡小巧的。”

“更何況家裡婆娘不過是能去繡房掙兩個零花, 日日脾氣大的很——我也不是沒薪水,她以後在家裡洗衣做飯,能聽我的話,那才美妙呢!”

這話一說, 周圍人便笑罵:“放你的狗臭屁!”

還有人扯起嗓子:“就是, 徐大!你天天喝酒賭色子, 一個月能剩幾個銅子?嫂子要不是厲害些,你女兒誰來養?!”

那徐大卻也一臉愁苦:“兄弟們!我也有苦楚的——她日日心思撲在女兒身上,小丫頭病歪歪的實在難養, 我也沒說扔了她,只說別揀那麼些藥,再生幾個兒子才是正事!”

“誰知她就要拿刀砍我,死活不同意——我們老徐家,沒兒子算是怎麼回事呢?”

這話一說,大家也沉默了。

最後只嘆了口氣:“那女兒也是親的,不治病可不行,生兒子便等她好些了再生吧。”

那姓徐的便一攤手:

“胎裡帶的不好,治下來得花多少錢?我以後怎麼給兒子成家呢?你瞧,讀書人說話也有點道理,但凡你們嫂子別出門,日日安順聽話一點,我又怎麼會沒兒子呢?”

……

大夥兒聊天聊的忘了還有人在,時閱川也沒提醒,只默默收拾好了自己的各項文書路引,人卻沒動彈。

此刻,他跟白麓對視一眼,眉頭都是微皺。

如今,連普通人都慢慢被這說法影響,開始想起以後了。也難怪那崔小姐明明讀過書的,卻仍是一門心思想要變成小腳。

想來,在赤霞州,這種新學說已然不單純只是一項剛興起的新學說, 而是被大家奉為人間真理的聖人之言。

時閱川哪怕篤定陛下不會喜歡,可如今聽起民間論調,彷彿女子聽話的在後院,便真的能再多生出幾個兒子……

在一切勞動力都依靠人口的古代,男丁的作用超乎想象的大,一旦被人們接受這種觀點……

時閱川悚然而驚!

白麓也冷笑一聲:“你之前提人口問題,我還琢磨著這兩個聖人一心媚上,實際並沒有多少水平,不然不會連這淺顯的一點都看不清。”

“沒想到,居然是我小瞧人家了。”

人家這哪裡是沒看清?

分明是看的透透徹徹,明明白白。並已經開始先從輿論和洗腦出發了。

在這個時代,讀書人的話語權超乎想象的大,不管是在地方還是宗族,他們都代表著向上的未來。

一旦他們對新學說心悅誠服……

程溪雲聽見他們討論,也不由鬆了一口氣。此刻猶猶豫豫:“聽起來,新學說似乎也有可取之處。”

畢竟是親爹,他不支援理論,但不代表想看著親爹被碾壓。

也因此,程溪雲還跟時閱川強調道:“時公子,如此看來,還是咱們之前想的片面了。”

“我瞧這言論,似乎還利於人口。”

“更何況,女子在家操持家務多生孩子,日後老有所依,也是極尊重的,並沒有踩著女子博名聲的意思。”

他這麼說完,白麓便厭惡地看他一眼,眉目冷冰冰的:

“尊重?你說的是不把女人當人的尊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