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票房520萬!

作為一部傳記性質的片子,這成績已經非常的不錯了。

但大概還是覺得有點遺憾。

錢宸和安茜的組合,一直是票房神話的代名詞,從最早的恰飯爛片《倩女幽魂4》創造五億的記錄,比87版的《倩女幽魂》1883萬港幣票房,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此後,倆人基本上就沒失手過。

這一次僅僅只拿到了五百多萬的票房,雖然這個數字看起來很狗糧,但也架不住有賠本的可能。

這部電影總投資三千萬,不算大成本。

但是首日票房五百萬的話,撐死也就五千萬的資料吧。

但是錢宸一點也不慌。

他這部電影,已經預定了郭嘉電影專項資金獎勵1000萬元。

然後紀錄片頻道和六公主打算花兩千萬購買這部電影的電視臺播放權。

也就是說,電影不需要票房就已經回本了。

他這部電影相當於定製的,二表哥那邊下的單子,肯定不可能讓他這個窮表弟吃虧。

如論如何,都得給他找平了。

但是《李清照》這部片子不僅僅是在內地上映,而是全球同步上映。

錢宸和安茜自身的知名度,還有二表哥的幫助,輕而易舉的就做到了這一點。

1月5號,《李清照》官方賬號表示,這部華夏其他地區,以及海外同步上映的電影,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

至於有多不錯,官方沒說,但是查也查得到,已經上映幾天了,最起碼首日票房能查得到。

作為擅長描寫日常生活與心理變化的古典詞人,李清照不僅在華夏家喻戶曉,在西方世界也備受歡迎,是迄今為止英語世界最為重視的華夏女詞人,其作品的經典地位已逐步確立。

幾部權威的世界文學選集在華夏詞人部分都僅選錄了李清照與李煜兩人。

而在華夏文化覆蓋的區域,那自然就更不必說了。

不過,和鍋內的一些評論家持有相同觀點,鍋外的漢文化研究家們多認為,在當時男性主導的文士圈子,李清照的性別遭到放大對待,導致她的作品也是處於被詮釋得較為單一面向的狀態:只強調她軟弱,表達對丈夫的愛情,符合傳統女性品德的悽悽慘慘慼戚的一方面。而忽略她有見識、有志向的鏗鏘玫瑰的一面。

比如宋代王灼的筆記就很典型,既讚許她“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婦人,當推詞采第一”,又評價她“晚節流蕩無歸”。

李清照的才華無法脫離性別和所謂的名節被加以評判。

人們一度無法接受這種“有失節操”的再嫁行為,甚至還引發一場否認再嫁、為才女雪恥辯誣的學術運動。

這些對李清照無疑是很不公平的。

李清照並不是明清學者和文學評論者筆下的那個脆弱、孤單、寂寞、成天思念丈夫的女性形象。

她的個性頗為爭強好勝。比如李清照在《詞論》中逐個點評了北宋一些重要的詞人,甚至不乏批評之辭,這就很能反映李清照的性格特點。

華夏各朝有不少有名的女性文人,包括李清照的同時代也有一些女性文人。

可大致分為三類,即歌妓、名媛和閨閣文人。

而李清照不能歸類於以上三類中任何一種。

李清照是罕見的有鮮明自我創作意識的優秀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