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唱戲?”遊本暢很驚訝。

他畢業於中戲,後來進入國家話劇院,八十年代就加入了戲劇家協會。

中戲的未必會唱戲。

但學校氛圍擺在那裡。

平時的時候,老爺子也特別喜歡聽戲。

而且他還真的會唱。

“那我來一段啊,您指點一下。我唱崑曲吧,我最擅長的就是崑曲。”

沒有音樂,錢宸清唱。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

少什麼低就高來粉畫垣

原來春心無處不飛懸

是睡荼蘼抓取裙釵線

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處牽……”

如果說錢公公有什麼是真正喜歡,會一輩子都無法割捨的。

第一當然是書法。

第二是銀子。

唱戲能排到第三。

如果沒有第二條,他基本上就是一個標準的文化太監。

在馮保得勢的這十多年,這樣的文化太監非常多。

萬曆年以前宮廷演戲是由鐘鼓司掌管,教坊司是專門承應皇宮奏樂的機構也兼清唱陪宴。

在宮廷多上演北雜劇或一些南戲曲目。

萬曆年以後就多演崑曲傳奇。

乾爹和萬歲爺都喜歡,錢宸在這個上面下了狠功夫。

“唱的真好。”遊本暢聽了這一段。

似乎找不到什麼形容,最後只能吐出這簡單的四個字。

大道至簡。

這一句,抵得上浮華之輩千言萬語。

“多謝。”錢宸拱手。

“你不是武指嗎,還是男一號。”遊本暢今年已經76歲了,可謂是見多識廣。

但也第一次碰到這樣的事。

用現在比較時髦的一句話說,那就是不想唱戲的男一號不是好武指。

“學的有點多,雜而不精,讓您見笑了。”錢宸謙遜。

老年人,都喜歡謙遜的孩子。

“你這如果還叫不精,那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遊本暢嘴上反駁,目光卻慈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