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朝廷得到李景隆親筆彙報會是怎麼樣。

不懂軍事的朱允炆以及一幫大儒,他們源於對李景隆的信任,自然是李景隆說什麼就信什麼,甚至會讓朱允炆給予李景隆更多的權力,比如獲得“先斬後奏”的權利來震懾諸將。

懂得軍事的一幫明初大將以及後面成長起來的小輩,他們會不會做點什麼,又是做什麼,有鑑於朱允炆跟儒教穿了同一條褲子,明顯就是會打壓和清算軍方,真心是有點不好說了。

某日的清晨。

吳傑所部將早就準備好的舟船和木排趁著夜色部署到河邊,東方還見不到一縷光亮便在黑漆漆的夜色中進行了登船、舟、木排做業。

第一批渡河的朝廷軍數量不是太多,也就兩千多熟悉水性的將士,他們要趁夜色渡河,過去璃河北岸就鞏固好灘頭,負責將燕軍阻擊住,給予後續朝廷軍渡河的機會,還有將浮橋搭起來提供更多的朝廷軍過河。

黎明前的黑暗裡,昆蟲的叫聲已經停止,璃河不是什麼大河,沒有洶湧的水浪,使得璃河南岸一系列的動靜會被放大。

張玉與一眾燕軍就隱藏在河邊植物茂密的地方,忍受蚊蟲叮咬的同時,靜靜等待朝廷軍先頭部隊過來。

因為環境實在是太過於安靜的關係,璃河北岸哪怕離南岸有點距離,還是能夠隱隱約約聽到有人落水的聲音,等待船、舟、木排越來越靠近璃河北岸,隱藏起來的燕軍還能聽到木漿的划水聲。

夜色下的渡河,沒有打起火把,不慎落水是一件必然會發生的事情。落水的朝廷將士能管住嘴巴不出聲,張玉哪能不做好了苦戰的心理準備?

差不多是吳傑所部抵近到北岸灘塗五十米左右的位置,前方北岸突然出現了一片光亮,隨後有人大喊:“放!”

河面上的朝廷軍先是發現光亮一驚,不知道多少箭矢被燕軍射過來,夜色裡“舉盾”、“小心”和各種罵聲讓夜幕下的河面變得吵雜聲一片。

吳傑人在一艘小船之上,驚但是不亂地大吼:“前進,前進!上了岸,各部……”,話到一半察覺危險做出了閃避動作,肩膀先是一麻,隨後劇烈的疼痛感傳達的腦神經。

剛剛射出一箭的張玉再次搭箭張弓,非常利索地射箭。

吳傑中箭後被親兵圍了起來,他剛才要是沒有躲的話,該是哪裡中箭?一躲則是讓肩膀甲冑部件留空處中箭了。

密集到誇張的箭雨一起沒停地射過來,兩千多負責搶灘的朝廷軍沒上岸就出現了四百多的死傷。他們終於能夠腳踏陸地時,燕軍從各處冒了出來,雙方在河灘上當即爆發了廝殺。

得到訊息來到河邊的李景隆臉色很不好看,之前已經下令其餘部隊繼續渡河,並且務必在今夜把浮橋搭起來。

璃河兩岸到處都是喊殺聲,河面之上因為行蹤暴露不需要再隱匿,朝廷軍自然是打起了火把,能看到一艘艘船、舟、木排在來回。

大約在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內,包括吳傑所部以及其他人的麾下,朝廷軍付出重大的死傷,天色放亮之後還是讓接近六千人成功去到璃河北岸。

“我軍兵多,便是燕逆……”

李景隆話到一半被大喊大叫截斷,非常不爽地看向了聲音傳來的位置,腦子裡反應過來都是在喊什麼,眼睛也看到了上游順流飄下來那些燃燒中的船、舟、木排。

這一刻,不知道多少人在心裡想:“完了!”

不止河面上的船、舟、木排要完,連帶渡河做業被火攻打斷,已經渡河的近六千朝廷軍也要完蛋!

霎時間,好多朝廷的將校覺得拿李景隆跟趙括相比,壓根就是在侮辱趙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