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只是當局者迷而已(第2/2頁)
章節報錯
人心的取向在諸夏大地太重要了,明明自身弱小,只要讓大多數人產生信心,弱小也能變得強大起來;自身強大卻讓大多數人認為不會贏,再強也有打著打著情勢逆轉的那一日,由盛轉衰再得到滅亡的下場。
“你是說,只要下一戰打贏,可以收買讀書人創造輿論是吧?”朱高煦覺得自己聽懂了,好像又沒有全懂。
“與新任朝廷大將一戰,我軍必勝。”呂陽又開始展露自己的蜜汁自信了。
他沒給誰再說話的時間,繼續往下說道:“困真定而滅幾股朝廷援軍,積累小勝而成大勝,我軍士氣必定越加高昂,隨後南下與之大戰,得勝兵逼濟南府。王爺卻是需往寧王處,取得大寧都司兵馬!”
一直沒有說話的朱棣表情看上去有點奇怪。
就說吧,呂陽說的那些朱棣都有想過。
然而,朱棣的心理壓力太大,想到的事情太多,顧慮著實也是多到驚人,有想法而沒有辦法理清頭緒,形成了一種當局者迷。
現在呂陽將一些事情說透,並且條理上講得再是清楚不過,其實也沒有給出超過朱棣思考範疇的建議,僅僅是幫朱棣理清頭緒也就夠了。
“我得你相助,實是僥天之倖啊!”朱棣充滿感慨地說道。
這一刻,朱棣想到了歷史上很多位帝王。
那些帝王肯定是有過人之處,身邊卻是也不能少了一些頭腦清醒的人,可以在帝王沒有察覺時幫忙查遺補漏,有想法而無法理性頭緒時幫忙進行梳理。
朱棣就知道一個道理,一個好漢還要三個幫,再是厲害的人也需要有能人輔佐。
呂陽見朱棣好像是從自己的思想迷霧中走出來,知道今天的話已經夠多,不能有再更多的存在感,行禮告辭離開了。
等呂陽走之後,朱棣看向了張玉。
“你一再力主速攻,我是贊成的。”朱棣說道。
張玉現在卻是在思索呂陽講的一些話,本來留下來要講的一些事情自己全部推翻,聽朱棣那麼講,說道:“實是王爺麾下並無贊畫,末將斗膽建言。”
這是當面挖苦朱棣不會招攬人才?
朱棣也不生氣,一陣“哈哈”大笑之後,說道:“先前是無,如今我有呂陽。他有蕭何之能,亦有張良運籌帷幄之才。這是老天要我成事!”
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會活得舒服,幫忙造反又立下汗馬功勞,有幾個能安享晚年?
如果呂陽在場,聽到那句話就該收拾細軟準備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