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的名字被紅色的布遮住,處處透露著喜慶的樣子。

開啟玻璃門上的鎖,裡面是一個並不大的小空間,約莫橫是3.2米,寬是0.8米的一個空間,接著就是一個灶臺。

“這裡是個大灶臺,我們想著,包子肯定一做就是一大鍋,放著肯定是會涼的,這樣給顧客的印象也不好。所以這個地方就用來放做好的包子,底下的爐子燒起來,我和小時那天去貨物市場看了,有那種放在底下能起到很好保溫效果的東西,待會兒我們可以去買一些回來。”

程永哲帶著大家參觀剛打造好的地方。

“還有這邊。我和爸爸想,這邊要是拿著包子的時候付錢,有可能會漏掉或者是速度很慢,畢竟車站坐車的人都是蠻著急的。所以這裡,我們特意說是做一個收錢的地方。裡面也放了凳子,這樣排隊也很方便的。”

程清時跟著說。原本他只是有些小小的想法,還是那天晚上,和程清唸的討論才讓他對昨天的裝修提出了更多很好的建議。

程清時偷偷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妹妹,悄悄的眨眨眼。

程清念也回以一個悄悄的笑容。原來之前沒發現,二哥居然在經營方面有很多獨特的想法。

“前面我們是砌了一整面的檯面,所以要進後廚是得從旁邊的門進。走,我們現在進去看看。”程永哲說著。

一行人從裡面退出來,果然店鋪的側面有一個側門。用鑰匙開了門,他們才算是正式走進店裡。前面賣包子的地方和後面隔了一個玻璃門,一來是將後廚隔離起來,而來用玻璃門也是為了讓大家吃的放心。

這還是程清念提的意見。

其實現在這個年代,大家都沒有這麼在乎這些,不過是多一個這樣的設計,他們也是做良心事情的人,也不在乎給客人看。

裡面的一整塊地方都是廚房,原本那個小廚房的強被打通了,現在的廚房面積很大,起了兩個灶臺,就是八個人全在裡面也是站的下的。

挨著玻璃的兩面牆邊分別各放了兩張壘起來的木桌子,還有長板凳在邊上。房中間是砌的水泥臺子,木樁子糊上白鐵皮,是尋常餐館慣用的樣子,做麵食,不沾面的白鐵皮自然是頂好的。

今天他們要去採買調料,還有面,菜,刀具,鍋碗瓢盆這些。

“對了,還有一件事情。我們既然是要長期的開飯館,這些肉啊菜啊的天天去集市上買也是不划算。我們要是能找到固定的供貨來源,長期定下的話,來源也是穩定。”

蔡玉芳思索著,一直零碎的買,開銷也是大的。倒不如找個穩定的來源,一是可靠,而是穩定。

“我也這樣想過。昨天回村子的時候,我和小時去了趟村長家,目前我們最需要的是大白菜和捲心菜,這些村裡人家多,能供應的上的。村長對於我們的生意也是支援的,以後我們需要什麼菜,村子裡都儘量給我們提供,價格也是合理公道的。總歸是一個村子的,來來往往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人也是信得過的。”

這點他是想到了,不過之前的想法是在鎮子上菜店看看,還是小晏考慮的細緻些,給他和小時提了個醒兒。

“這樣自然是好的,總歸是需要菜的,能幫襯大家自然也是緊著村裡的人。若是以後賺了錢,也不會叫人閒話了去。”

蔡玉芳說著。村裡人大多樸實,但是多的也是沒事兒喜歡倒嘴子的。

事情考慮的全面些,後面的事情才能儘量更順利些。

程清念小小一隻坐在一邊聽著大家都討論,覺得自己家人實在是太給力了。

方方面面考慮的都是很全面的,她都不需要太過於操心他們做事情不仔細。

原本她上一世是做到公司副總的位置上,生意合約,仔細考慮都是她千錘百煉出來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