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雅婕補充道:“目前總共發生了三起槍擊案,只有李易天還存在生還希望。之前我們警方一直認為槍擊李易天的人對於槍擊不熟練,這才失手。但是現在來看,情況也許並非這樣!行兇者甚至可能知道李易天母親喜歡吃堅果,意味著行兇者可能認識李易天包括李易天的母親,正因為他認出李易天,所以在開槍時產生了猶豫,繼而失手,接著在逃竄過程中也亂了分寸。”

“他認識小天,那為何還要開槍啊!他們認識啊!”那位姑姑聽得痛苦哀嚎,“這都算什麼事情啊。可憐的小天啊!”

杜克施道:“阿姨你先冷靜。你聽我說!連續三起槍擊案現在分析都是無差別射殺,這意味著兇手上街挑選受害者時根本不考慮被射殺的物件是誰。只是恰好當時李易天在那,所以被搶手選中了!槍手直到開槍之前才認出是李易天,這才缺失了準度!這意味著槍手確實認識李易天,也包括知道李易天的母親喜歡吃堅果。但是槍手和李易天應該不是非常熟,至少是有段時間沒見面了,所以槍手沒有第一時間認識是李易天!但是他們兩人應該有些交情,於是讓槍手一瞬間出現了惻隱之心!結合這些,我希望你們大家仔細想想看,李易天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而恰好他今天早上來看望過李易天。”

虞雅婕也徹底想通了,她道:“還有,他可能偷偷送了東西就走,所以你們沒發現他。但是至少李易天身邊確實出現過這樣一個人!這個人跟李易天有交情,甚至是以前的同學朋友,但是有段時間沒接觸了,可還保留著聯絡方式也說不定!”

幾個大人有的在哭泣,有的也在尋思問題。那個小夥子還算冷靜,便追問道:“你們說的太籠統了,能不能具體一點,這樣我們一家才好一起想想是否存在這樣的人。”

這就牽扯到對第一起槍擊案兇手的側寫了!虞雅婕看向杜克施,她在期待專業人士的意見。

作為犯罪行為分析專員,杜克施要迅速構建第一起槍擊案兇手的模型。如今出現的新線索確實有利於提取關鍵點,可是關鍵點太少,只能說依舊模糊。

在思考一會後,杜克施道:“這個人平日裡應該話不多,但是應該不會被人輕易忽略,他擁有不錯的智商和技能,會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這個人做事不聲不響,一般不是塵埃落定,你們都不知道他之前幹了啥!他敢選擇槍擊,且還有同夥,意味著他不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同時他也能結交朋友,比較重情義!也因為重情義,所以他在認出李易天之後出現了猶豫!可是即使猶豫也沒能阻止自己開槍,證明他做事執行力很強!”

“就這些?”

“暫時只有這些!我不想給你們錯誤的方向提示,所以在我沒確定之前,不會對他輕易定性。你們大家先想想李易天身邊是否存在這樣的人,一旦想到了,立刻通知警方!”杜克施也指了指手上的大禮包道,“這個我們要帶回去,最好能查清楚源頭。”

家屬肯定沒意見,和抓到兇手相比,一個堅果大禮包真的算不上什麼!

現在就要看看這個大禮包到底是誰送的那!先要查這是從哪買的,但是難度也同樣不小。兇手必然非常謹慎,他不會從大商場買來。果然,在核實之後,這個大禮包並非透過網路,也並非是大超市,而是一個街邊批發點。即使最後警方查到了這裡,那個老闆也想不清到底是誰買的啦。

那就暫且放在一邊,繼續緊跟羅卡定律。

從醫院回來後,杜克施再次將槍擊畫面調閱出來。有了在醫院的意外發現,杜克施茅塞頓開,他再次看著模糊影像後,有些問題都徹底想通了。

第一起槍擊案兇手出現的慌張和倉促也許真的不是因為不熟練和緊張,只是因為他看見了熟人出現了猶豫。

“所以說,之前我們還在想第一個執行槍擊任務的人是否在團體中地位特殊,現在來看,這個假設也許是我們多想了!對方可能也是個執行力很強的人,只是恰好第一次槍擊的時候碰見了熟人。正因為特殊情況的出現,讓第一起槍擊案兇手沒能完成任務。從那之後,第一起槍擊案兇手的心理出現了波動。未免行動出現麻煩,於是從第二起槍擊案開始,他們便換人了。”杜克施自言自語,“可是這個換人未必會一直這樣!犯罪團體既然挑選其作為第一次案件的執行者,肯定此人的執行力在團體中出類拔萃,甚至超過第二起和第三起槍擊案兇手。那這個相對高手不可能一直不做事,他應該很快會出來作案,用來彌補第一次槍擊失敗的愧疚!而他送了受害者家屬禮物,所以他並非慣犯,且擁有強迫症!”

眼睛一亮,杜克施看了看時間!就好像被人拉了把一樣,杜克施踉蹌的從座位上起來,衝著薛凱那邊跑了過去。

“薛隊,李易天被槍擊地點的守衛是否增強了?”

薛凱正在跟人商量事情,頭都沒抬道:“當然,現在不僅雲秀路,整個羅田區都加強了巡邏。三起槍擊案地點附近更是重中之重!”

“能不能把李易天被槍擊地點的巡警撤掉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