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魚得知有一次胖虎銜了一塊醬牛肉送去給凌玉書,欣慰不已。想不到胖虎竟然這麼通人性,凌玉書照顧了它些時日,也知道報恩。

胖虎“啊嗚”叫了聲,脖子上掛著羊肉包子和荷葉雞便顛兒顛兒的離開了。

李多魚目送著它一直朝了縣丞府大門而去,剛要轉身回廚房,就見吳綰禾穿了一身素白長裙,頭髮挽了個纂兒,插了兩三朵雪白的玉蘭花,身後跟了兩個婢女款款走來。

“李小郎君,想不到我們又見面了!”吳綰禾皮笑肉不笑的對李多魚道。

當初她去亨通客棧想請李多魚為自己父親做一桌壽宴,結果她卻推說自己不會做菜。可如今卻一日三餐都為宸表哥和蘇慕白做菜,想起這些她心頭很是不快,尤其是在她父親死後,她更是對這件事耿耿於懷。

“我就說嘛,既然李小郎君能做出那麼好吃的滷牛肉和蔥油餅,其他的菜也一定會做的好吃。可當初李小郎君卻還極力矢口否認,可憐我父親死於土匪之手,若是父親在生前也能吃上李小郎君做的菜,便也算我這個做女兒的對父親盡過孝心了。”

李多魚聽後有些不自在,可誰知道她父親會死在土匪手裡?再說她父親死於土匪之手跟她做不做菜給她父親吃有關係嗎?

“當初我確實因為有不得已的苦衷,所以才沒有應吳小女郎君之邀,前來縣丞府為吳大人做壽宴。”

吳綰禾挑高了柳葉眉,道:“哦?看來如今李小郎君已經解決了自己那不得已的苦衷了?”

這娘們未免太咄咄逼人了,“我現在是顧大將軍的親兵,作為顧大將軍的親兵自然要為顧大將軍效命!”

吳綰禾聽了這話臉色頓時陰沉了下去,片刻後笑道:“這都是過去的事了,我們就不要再提了。我聽婢子說李小郎君煲的一手好燙,便想來跟你學學怎麼煲湯。”

顧北宸既然要將她送去京都顧府,那她要想在顧府立足,多些技藝傍身總是好的,只希望能在這未來的幾天跟李多魚多學些做菜的技藝。

“好啊,不過現在我沒空,等會兒我要為大將軍和蘇長史準備晚膳的食材,等到晚上我有空閒了便寫幾個煲湯的菜譜送你。”

李多魚對於吳綰禾的要求有些反感,找人幫忙卻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誰欠你的?她這下半輩子就靠自己這手廚藝吃飯呢,能隨隨便便教別人嗎?

見李多魚態度敷衍,吳綰禾心裡不痛快,面上卻淡然道:“自然是先緊著為我宸表哥和蘇大哥做晚膳了,我下晌正好無事,便留在廚房學習李小郎君是怎麼做菜的吧!”

“好!”李多魚並沒有拒絕,做菜看似簡單,想要掌握做菜的技巧沒個三五年怎麼成呢?

吳綰禾學得很認真,用心記李多魚處理食材的步驟方法,一直等到開始燒火做菜時吳綰禾不淡定了。

她從沒有見過用鐵鍋爆炒,四濺的油星,嗆人的油煙,有時鍋中還會“呼”的起火,李多魚對此習以為常,吳綰禾卻嚇得驚慌失措,在廚房再也待不下去,囑咐了李多魚別忘了寫幾個煲湯的菜譜後帶著兩個婢女落荒而逃。

半個月過去後,朝廷委任了新的縣丞來蔡州城上任,顧北宸跟新任縣丞交接了後,命嚴旭和嚴崢二人護送了吳綰禾前往京都顧府。

李多魚在她臨行之前寫了十個煲湯的菜譜給了她。

一切安排後的第二日,顧北宸帶了五萬兵馬拔營回南兗州郡。

從蔡州城到南兗州郡若是疾行的話一天的功夫就能到達,若是正常速度行軍則需要一天半的時間。

考慮到若是以正常速度行軍,晚上就要安營紮寨,費時費力。於是大軍依舊如來時一樣的速度,疾行回南兗州郡。

大軍疾行了半日,在一處依山傍水之地停下來埋鍋造飯。士兵們吃的依舊是用銅釜熬得粟米粥,李多魚在行軍前一日做了些滷味,烙了幾十張蔥油餅,只需稍微加熱下就能吃。

蘇慕白早就餓的飢腸轆轆,不等蔥油餅加熱,便拿起一張餅捲了滷味吃起來。邊吃邊對顧北宸道:“這蔥油餅不加熱吃起來也不錯,你說以後我們再急行軍時,提前烙了這樣的餅分發下去,豈不是省了埋鍋造飯的時間?”

顧北宸聽了這話不禁眼前一亮,雖說做蔥油餅的小麥粉要比粟米貴,但是做的餅卻易於儲存,吃起來也省時省力,這樣一來就會為大軍爭取到更多的作戰時間。

顧北宸覺得這方法可行,道:“等回到南兗州郡就讓伙頭軍們跟李多魚學習烙餅!”

“只是要烙餅可不能用銅釜,李多魚烙餅時用得可是熟鐵打的平底鍋。”

熟鐵在這個時代價格昂貴,要想將軍營中的銅釜全都換成鐵鍋,所需不菲。不過顧北宸卻對此不以為然,只要是能提高作戰效率的事再困難也要想辦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