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計尋庸倉(第1/2頁)
章節報錯
伯夷考思慮略一走岔道,回神時發覺群臣似乎跑題了,有人說要繼續使錢以贏回主上,有人說可以請客卿仙人做法,將侯爺偷偷搶回來,還有直言應該上書商王,直接威脅要回主上。伯夷考心中有些不悅,以目前周國的實力,尚不能與殷商對抗,既然如此,商王扣押父親之事,須得從長計議,絕對不能惹惱商王,否則後果難料。
“咳咳”,看到大公子臉色有些不悅,一直坐在一邊未曾說話的姜子牙咳嗽了一聲,“諸位都靜一靜,如今商強周若,商王的旨意,我等還得遵守,迎回主上之事當然非常重要,但目前斷不可惹惱商王,因此姜尚覺得此事可暫緩。今日是大公子召集我等前來商議庸國墾荒令一事,大家莫要跑題了。”
聽見丞相如此一說,群臣都安靜了下來。姜子牙任職周國丞相著半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克己奉公,且多有神鬼不測之力,故而眾人早已心悅誠服。
“丞相以為我周國當如何處之?”
伯夷考一如其父般,沉得住氣,穩得住場面。
“大公子,老臣以為庸國的墾荒令幾月來只穿西方,未有半字傳入東邊,怕是專門針對我周國而來。那庸侯李問道一項與我周國不對付,先是無故捉拿了陵川伯,接著又使計謀困住了主上,靠著些下流手段某得了這庸國。如果老臣沒有猜錯,我大周若想東進中原,庸國將是我們最難對付的一道坎。”
姜子牙善於謀略,更會用心觀天下,以為己用,他的這個推斷如今還是第一次說出。
“怕他作甚,他庸國不過十幾萬人口,兵不過幾千,縱使有些奴隸充卒,也不過區區萬人,丞相何以如此看重?”
“呵呵,廖將軍此言差矣,那個李問道可不簡單,先不說他真如傳言般的乃是仙人臨世,就看他隻身收服淮夷八部,就絕非等閒,還有當初《周易》失竊之事,老夫也覺得與他有些干係。大王,庸國之所以能有底氣釋出墾荒法令,無非是仗著糧食充足,老臣以為,不如派些能人前去庸國,若能尋到他的糧倉,放一把火燒了,那他還如何招納流民?至於上書商王一事,不如作罷,那商王與李問道關係甚好,朝中如比干、梅伯一般人更是十分欣賞與他,我等上書商王,也不會有何作用。當然,我們還可以昭告天下,讓諸侯共同譴責庸國無道之舉。”
伯夷考輕輕點了點頭,“還是丞相思慮周全,就依丞相之言,如此這般吧。父親那裡,暫時不可慌忙,我倒打算過些時日親自前往朝歌,會一會子受。”
庸城以南百里,有一處山區,南北不過七八十里,東西卻長達四百餘里,古稱太乙山,後世謂之終南山。此山地形險阻,道路崎嶇,乃九州之險、天下之阻。主峰在庸國南境,高達千丈,山頂終日雲霧繚繞,相傳曾有仙人在此飛天,留下了眾多美麗而神秘的傳說。
這一天,幽靜的山中來了一對年輕的夫妻,男子高大俊朗,女子清純絕代,兩人手牽著手,正漫步逶迤的山間小道上。仲春二月,天氣雖已算不上寒冷,但依舊有些偏低,終南山上卻已處處春花爛漫,時時鳥語嚶嚶。
“月瞳,你能推測出周國人現在有什麼想法嗎?”
對於自己明目張膽的針對周國挖牆腳的行為,李問道心裡既有點小得意,又有點不安,為啥周國沒動靜?按理,怎麼著他們也該派人來譴責自己,順便在去大王那裡給自己上點眼藥才是,可目前,似乎他們除了對外喊冤之外,沒啥動靜。太奇怪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不能。”
月瞳搖了搖頭,手裡拿著李問道剛才給她摘的花,聞了又聞。
“為啥?你不是上古大仙嗎?怎麼會猜不到人心所想?”
在李問道的印象中,仙子應該是無所不能的呀。
“哥哥沒聽過人心難測這句話嗎?這世上最難懂的就是人心,就算我是大羅金仙又如何?我也不能無緣無故推測出凡人心中所想。哥哥,世上之事總是處在不停的變化之中,根本就沒有一層不變的東西,何況是人心?”
“呵呵,你這丫頭,怎麼這回這麼能說?”
“那你又嫌棄我囉嗦了嗎?”
李問道情不自禁地一把抱住她,“小寶貝,哥哥好久都不嫌棄你囉嗦了,呵呵,是不是習慣了呢?”
“是哥哥耳朵起繭子了,呵呵。其實,周國那些人一定會在暗中有所行動的,只是不知道他們會怎麼行動,哥哥要小心最近來咱們庸地的周國流民,這裡面應該會有他們的探子。”
“那你覺得,假如你是周國姜子牙、伯夷考那些人,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