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和四年,臨安東天目山神龍川,一條山溪蜿蜒繞過神龍臺,向著清涼界而去,其型如臥龍,名曰臥龍溪。仲春時節,暮靄紛紛,那映山紅漫山遍野地怒放著,一位二十歲左右的青年道士手拿鋤頭,身背藥筐正行走在山間小道上,身畔溪流嘩嘩。

“站住,李怡你以為躲到這裡我便找不到你了嗎?你毀我名聲,本姑娘今日就死在你這忘恩負義、背信棄義的無恥小人面前。”一聲嬌呼,一位清麗無雙的十六七歲少女手持寶劍,淚流滿面地出現在那年輕道士身前。

“哎,紫睛,你這又是何必,就當我李怡對不起你,那婚約只是晁都督一時之言。如今聖人惡我,怡自身難保,隨時有殺身之禍,縱使晁都督與紫睛不棄,怡如何敢連累你們。”

“你閉嘴,我爹爹獨領鎮海軍節度使,何曾懼過那聖人?我爹爹有大恩與你,還將紫睛許配與你,你就這樣報恩與我爹爹的嗎?紫睛自許於你這兩年來,何曾犯過七出之條?如今你私自背棄婚約致紫睛清白名聲於不顧,今日我林紫睛便死於你這無恥小人面前。”

說罷那劍突就抹向自己的玉頸,眼見劍近頸處,那道士李怡慌忙飛身撲向少女,起腳踢到少女手腕,寶劍噹啷落地。李怡一把抱住少女,急忙看向少女纖細白嫩的頸部,發現只淺淺一條血痕,還好,還好!李怡激動的摟住少女,“紫睛,你這是做甚!你若有恙,李怡今生還有何歡?”

“怡哥哥你這麼討厭我嗎?”那紫睛說罷,眼淚就從一雙美豔的紫紅色雙目中流了下來。

“不,不,紫眸,李怡今生今世唯愛紫睛一人!只是如今聖人慾致我於死地,我不願你跟著我擔驚受怕,不願連累你和都督。”

“怡哥哥,紫睛死都不怕,緣何會怕你連累?我爹爹已告知長安天使絕不殺婿,那聖人遠在長安,如何管得了杭州鎮海軍節度使?”

月下的仙人祭天寧靜安然。

“怡哥哥我要是妖怪你會嫌棄我嗎?”

“絕不,以後你想吸多少我的血,哥哥我都願意。”

“你放心好啦,你的紫睛妹妹不是妖怪啦,我是血族聖女,嘻嘻!那我現在都是你的人了,我要與你在這仙人祭天拜天地,天上的仙人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好!拜完天地你好好睡一覺,明天哥哥帶你去一個地方,你肯定喜歡。”

“遠嗎?”

“不遠,就是翻山越嶺的,有點累人。”

“那我帶著哥哥飛過去,嘻嘻。”

第二日午時,李怡帶著林紫睛來到烏頭山。

“哥哥,這個湖有名字嗎?”

“這裡人跡罕至,哪來的名字。往前走,湖東邊貼近水面處有個山洞,那裡面很美,也很奇怪的。”

林紫睛帶著李怡飛身進入山洞,不久進入一處更大的空洞裡。

“哥哥,這裡好美,就象滿天的星辰,可惜就缺個月亮,還有,這一滴一滴的是水嗎?好象美人的眼淚,真好看。”

“這是鐘乳石,這不是水滴,是它的石乳。你要是喜歡這裡,等以後哥哥給你安個月亮好不好?”

“好,我還要哥哥給我做一個藍田玉的棺材,等我死後,就放在這一滴一滴的石乳下面,既然這裡面時間過得快,那很快石乳就能把棺材包裹住了。這樣就象李義山那詩裡描繪的一樣了。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我好喜歡這句詩。”

“好,哥哥答應你,若是有朝一日,李怡絕不食言!”

“哥哥,過幾天我們就回杭州吧,爹爹的前軍兵馬左使還給你留著呢。其實爹爹一直看重你的,他常在我面前說你有神龍之像,其實我才不在乎那些,我就只想跟哥哥在一起,給哥哥生好多好多小寶寶,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