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也僅僅是玉連城。

半日後,有一老僧雲遊至此,瞧見玉連城,渾濁的雙眼一亮:“阿彌陀佛,小施主,我瞧你天生慧根,與佛有緣,不如拜入我天音寺門下……”

……

青雲門。

為當今正邪兩道之首,創派至今已有兩千餘年。

原青雲門一度衰敗,至第十一代掌門青葉祖師掌權,勵精圖治,大力扶助同門,嚴格挑選傳人,加上從無名古捲上領會出神鬼莫測的神通手段,青雲門從此蒸蒸日上,五十年間,已是正道支柱,到了兩百年後,便已領袖各門諸派。

及至今日,青雲門下弟子已有近千人,高手如雲,聲威顯赫,與天音寺、焚香谷並列為當世三大門派。而掌門道玄真人,更是功參造化,超凡入聖,乃當世一等一的絕世人物。

青雲門共傳七脈,分別為:通天峰、大竹峰、小竹峰、龍首峰、風回峰、朝陽峰、落霞峰。

七脈中最昌盛當屬掌門道玄掌管的通天峰一脈莫屬,為重中之重。而人丁最為稀少的一脈,便是大竹峰。

包括首座田不易一家在內,算上所有弟子,竟只有九人,湊不夠兩掌之數。

大竹峰山峰極闊大,一望無際,高聳入雲,漫山遍野都長滿竹子,有粗有細,成片成林,很是茂盛,在天地之間繪出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綠色。

大竹峰的主殿“守靜堂”前,站著個安靜端莊的美婦人,看來莫約三十多歲,風姿錯約。

其餘六名男弟子,一字排開,站在下首,或高或矮,或壯或瘦。

此前首座田不易此前心血來潮,閉關了兩個月,今日就是出關之日。

很快,田不易出現。這位田首座其貌不揚,是個矮胖男子,沒有半點修仙之人縹緲出塵的氣度,反而有些像紅塵世俗的土財主,只是過於嚴肅了一些。

蘇茹年輕時本出身小竹峰一脈,與小竹峰首座是姐妹,感情極好。後來不知怎麼回事,居然嫁給了田不易,聽說那時候很多男弟子想不開,鮮花插在牛糞上,癩蛤蟆吃了天鵝肉……

“見過師父,恭賀師父出關……”一眾弟子道。

“行了行了,又不是什麼大事。”

田不易不耐煩的揮了揮手:“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再過幾年就要七脈大比了,一天到晚還這麼閒。下次我和師孃一起指導你們修行。”

“不要啊,師父……”幾個弟子慘呼聲中,做鳥獸散、

待眾弟子散後,田不易和蘇茹進了守靜堂,這裡紅磚石柱,大堂地上刻著一個太極圖形,總的來說很是簡樸。

蘇茹微笑道:“這次閉關有多少收穫。”

“還是老樣子,修行到了我這一步,再想前進半分都不容易。”田不易搖頭道,但胖臉上隱隱帶著幾分倨傲。

這胖子看似平庸,實則內秀。整個青雲門中,除了掌門道玄外,或已無人可勝過他。

“瞧把你能的。”蘇茹伸出纖細手指,在他眉心輕輕點了下。

田不易呵呵一笑,又道:“靈兒呢?怎麼沒瞧見她?”

蘇茹卻是話鋒一轉:“前兩日天音寺的普智神僧前來拜訪掌門師兄。”

“普智?”田不易眉頭一揚,冷哼道:“又是這和尚,之前我就聽道玄師兄說過,他是想要求取我青雲門功法,兼佛道兩門絕學,解開生死之謎,證長生之道。且不說太極玄清道絕不可能傳給外人,就算傳給他,可生死輪迴,因果天道,又豈是他一個和尚能夠參透的,真是不知好歹,狂妄自大。”

“不過和和靈兒有什麼關係?”

“你別急,聽我慢慢道來。”蘇茹笑道:“普智大師此次並非他一人前來,還帶來了同寺的一位僧人?你且猜猜是誰。”

“同寺僧人?普泓、普德幾位高僧,應該都不贊成普智的想法才對,誰會同他一起來?”田不易面露疑惑之色,忽然眉頭一揚:“不會是年紀最輕的‘普真’吧?”

“猜對啦。”蘇茹秋水美眸眨了眨,笑道:“就是那個天音寺中,佛法做的最好,琴彈的最妙,齋菜炒的最香,故事講的最動聽,相貌最俊俏的‘白衣妙僧’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