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玉璧(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音寺。
正道三大門派之一。
早先天音寺也和青雲門等一般,並不對俗世開放,普泓上人接任方丈之後,與另三位神僧一起參悟佛理,發大願心,說道:佛乃眾生之佛,非吾一人之佛。於是便決定開山門接納百姓。
雖然天音寺對世俗開放,乃功德無量之舉,但出家人畢竟需要清淨,普泓等人俱是愛靜之人,向來便住在山頂小寺之內,一般也稱呼為“小天音寺”。
小天音寺果然稱得上一個小字,進出不過三進的院子,與半上之上那座恢弘的天音寺相差甚遠。四周蒼松修竹,成片成林,山風吹過,鬆動竹搖,說不出的清幽雅,與山下的熱鬧相比,又是另一番風味。
此時,玉連城已來到小天音寺的一間清淨禪室之中。
禪室擺放樸實無華,當今天下正道巨擘,天音寺主持普泓上人,正盤坐在禪床之上,手中持著一串佛珠,靜聽玉連城講述青雲門一行經過。
饒是這位正道巨擘,在聽到黑衣人身份是蒼松道人時,也不由吃了一驚,最後更是悠悠一聲輕嘆:“蒼松道人身為正道支柱,卻不想甘願墜為魔教妖人,這其中的確可能有驚天陰謀,要謹慎處理,師弟你做得很好。”
玉連城微微頷首,沉吟片刻,道:“普泓師兄,師弟此次前來,尚有一事相求。”
普泓面帶微笑,慈悲祥和:“師弟請講。”
玉連城道:“師弟感到自身修為已到了瓶頸,故懇請師兄允許弟子觀摩無字玉璧,以期修為更上一層。”
普泓沉默了片刻,肅然道:“無字玉璧乃我天音寺之根本,且蘊含大玄機、大奧妙,非有大毅力與大機緣不可領悟。此前老僧之所以不讓師弟你去參悟玉璧,就是擔心你年齡尚小,若一心執著於此,恐荒廢了歲月,你可要想清楚?”
玉連城俯首微拜:“請師兄成全。”
“罷了罷了。”普泓上人輕嘆一聲。
“師弟你佛法精妙,大梵般若也修到極深,也是時候參悟玉璧了。以你之悟性,不在本門祖師之下,或許別有一番造化也不一定。”
……
千年前,天音寺創派祖師還是個行腳僧人的時候,誤入須彌山崇山峻嶺之間,竟是迷了路。他在山林之間亂走,也是天生佛緣,竟然被他看到一片光滑如玉一般的石壁。那個時候,祖師已經飢渴難耐,睏倦不堪,便歇息在這玉壁之下了。
祖師在那無字玉壁之下坐了三日三夜,不知怎麼,竟然從最初的飢渴難耐漸漸入定,心安而神定,進入了佛門之中大圓滿之境地。三日之後,他竟是在這無字玉壁之下頓悟了佛理,更領悟了天音寺世代相傳的無尚真法大梵般若。
自天音寺開創以來,不知有多少高僧參悟玉璧。
有人一無所獲,也有人從玉璧從悟出佛門神通。可以說整個天音寺的修行體系,都是由這玉璧支撐發展。
由於玉璧事關重大,且需要高深修為做支撐,是故雖歷代雖有高僧參悟,但幾乎歲數都是百歲以上。
而如今,卻有十四五歲的白衣僧人,靜坐玉璧之前。
原本普泓上人和另外幾位普字輩高僧一般,認為普真天賦和修為雖已是世間一流,究竟年齡尚小,就算有所領悟,只怕也要花費很長時間。
卻不想當日傍晚,忽的烏雲滾滾,天地黯淡下來,天際響起一道九天驚雷。
四方風雲滾滾而來,在無字玉璧上,從上到下,如深深鐫刻一般,顯出一排大字,正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