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湖畔住著一個女子。

女子姓徐,叫徐渭熊,是大柱國徐驍二女。

這位二郡主名字沒有半點脂粉氣,從小就聰慧過人,胸有丘壑,是遠近聞名的大才女。

十六歲時,徐渭熊入上陰學宮中求學,直接拜師與王祭酒和韓穀子兩位大家。

有人不服,來大意湖畔挑釁。這位帶劍入學宮的女子,第一次斬掉了為首士子的髮髻,第二次當場就殺了一位,雖說事後被學宮禁足,可再沒有人願意來這位太歲頭上動土。

這位姑奶奶是真的會殺人。

也正因如此,大意湖也再也沒有人敢胡亂闖,成了上陰學宮半個禁地。

大家都是前途無量的稷下學子,沒必要拿自己的性命和一個瘋婆子賭。

當然,這徐渭熊若僅僅是個瘋婆子,那也未免太小瞧她了。

此女不但劍術超絕,而且創立縱橫十九道,詩詞方面更是一鳴驚人。

北涼極有名氣的“綠蟻酒”,便是因她的一句“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而出名。

上陰學宮近五六年的風頭都被她一人給搶光了,別看一些文人墨客罵的雖兇,但若真面對上她,肯定是轉彎最快。

所謂的文人風骨,也宛如勁風中的野草,彎的不能再彎。

蹲在青蓮後的兩個學子,其中那一幅早死早投胎短命相那位,正是和人打了賭輸了,要在大意湖中游一圈,否則就要輸掉五十兩銀子。

不過事到臨頭,又畏縮起來。

那位可是北涼王府二郡主,普通學子殺了也就殺了,更何況還是他主動闖入大意湖,死了也活該。

就在此時,一艘小船闖入了大意湖中。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輕柔婉轉的歌聲飄蕩在煙水濛濛的湖畔上,這是春秋戰國時的一首樂府民謠,詩中描寫的是少女從初春到深秋,從現實到夢境,對鍾愛之人的苦苦思念,四句一解,頂真勾連。

唱歌兒正是一位芳華正好傾國美人,她此間正跪在船邊,一邊唱著曲兒,一邊俯身探手,採摘蓮蓬。

美人衣袖微微挽起,一對細白如玉藕小臂白嫩嫩,光生生,彷彿輕輕一掐便能掐出水來。

這美人顯然也是大家閨秀,一舉一動無不優雅高潔,賞心悅目。

待美人摘下蓮花後,低下螓首,秀髮飄動,輕嗅蓮花,更是讓人骨頭都酥了一半。

上陰學宮雖說不重身份,不重富貴,但能透過學宮考核的,幾乎是非富即貴。

畢竟這個年代想要學富五車,還要千山萬水的趕來學宮,尋常家庭怎麼能夠辦到?

藏身於出水清蓮後的兩個士子便是如此,他們也曾留戀青樓,見過的花魁不知多少。

尤其是那相貌清秀的學子,更是不少美人的入幕之賓。

可此時卻雙眼發呆,一幅花痴模樣。只覺平生女子,與眼前美人一比,實在是塵埃比之泥土。

心中不由生出嫉妒之意,這般仙子,何人能與她同船同渡?

目光一轉,便又是一震。

但見船頭一襲黑衣飄蕩,說不出的風流俊美。尤其那一雙眼眸含笑,溫柔如春風,似能讓冰河解凍。

男的……也不是不可以。

“瞧這兩人的模樣,好像並非稷下學宮的,或是外面遊玩的旅客,要不要去提醒他們一下。”短命相的學子猶豫。

“不錯,徐師姐若動起手來,可是不管人身份的。”俊秀學子點了點頭,便要直接躍入水中。

“師兄,等等。”短命相的學子連忙拉住同伴。

“怎麼?”

“你、你瞧。”短命相學子將手一直:“好像是徐師姐出來了。”

就見大意湖畔上,又多處一葉小舟,蕩起漣漪陣陣。

小舟上是一個負劍女子,長身而立,英氣勃發。

縱然相貌尋常,但即使與那傾國女子相對而立,卻也有自己的風采神韻,絲毫不落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