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看上去外觀差不多的生命體,其平均壽命相差一倍不止,確實是有些懸殊了。但是,有得必有失,上蒼是公平的。不說骨火骷髏很容易的被冥月所散發出來的秘光控制,在形成骨潮時,基本上是沒有個人思維,很容易送命的。就說在平常吧!雖然骨火骷髏的好處明顯,但他們進階卻要比骨族人艱難的多,骨族人能夠成長成為騎士的比重,雖然也不高,能有萬分之一左右。可是,與骨火骷髏的十億分之一相比,就有了十萬倍的優勢。

而且,就算骨火骷髏艱難的跨境,也成為和骨族人一樣地位身份的存在,但其行動反應遲鈍,智商平平,情商基本上沒有的弱點,是很難感受到為人的快樂和煩惱的另類。要不說,像鄧林一般的骨火骷髏,其本身就是個珍寶和奇蹟,更是骨族人一直在尋找的研究樣本。這也是為什麼,鄧林在離開紫衣大部的時候,紫衣凝兒和歌晧文芷、伊蓮娜娜她們三個,要費很多周折,把他打扮成精靈骨族的原因。

剛剛說過,在億兆數量的骨火骷髏裡,能夠成為騎士境界的比例,是十億分之一的渺小機率。可因為骨火骷髏的數量太過龐大,所以,由他們之中進化出來的騎士的總體數量,比正常骨族人成就的騎士數量,相差的並不是太過懸殊。而且,在繼續跨境的成功率方面,就沒有那時的十萬分之一比重的巨大差距了。

原本的骨族人騎士,跨越騎主階段,成就導師境界的比例大約為千分之一。骨火骷髏成長起來的騎士,成為導師境界的成功率,差不多為十萬分之一。而十萬分之一聽上去也很嚇人,但是與十億對萬分之一時的十萬倍比重來說,其比例就等於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是骨族人的百分之一比重。十萬倍和百分之一,這差距是不是就已經非常渺小了?

不過,在這四萬年的歲月裡,從骨火骷髏成長起來的導師境強者中的百分之九十九,都只是導師初階,所以基本上應該可以定性,他們種族的修煉資質,能夠到達這裡,就已經是種族極限了。

對於境界,以前的鄧林並沒有太過在意。他總覺得,自己在陽間時,因為摔進小朋友家菜窖裡,而使得靈體被冥界的接引池抓到冥界以後,遇到的第一個人,那位大白臉歐陽獨對自己說的那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努力過,享受到了努力的過程,成不成的,就不要太為在意了。”很合自己的口味。所以,一直以來,鄧林主動積極修煉的次數,實在是有些少的可憐。因為這個,他可是被安安和卿媚兩個沒少批評。

安安那時候的說的是:“歐陽少師的本意是好的,也沒有錯。但是,能修煉而不練,能進步而滂沱,能學習而懶惰,就是意志的頹廢!是自我不努力,不求上進的蹩腳藉口,是不負責任的自我放逐。

你還太小,學習應該是對外表現能力,為自己今後積累知識的最佳方式。沒有拼搏過,怎麼可能知道自己能力的底線是什麼?不使勁全力,向著目標衝擊十次八次,怎麼可能有放棄追求進步的資格?”

夜卿媚說的就很簡單了:“擎哥哥你取得的境界層次,就代表著我們以後幸福悲涼的多寡。你讓我喜我就喜,你若是讓我感受悽苦,卿兒亦無怨言。”再配上小狐狸那哀哀切切,溫順若水的舉止表情,鄧林覺得自己不成為神聖,根本就對不起她。

從那時候起,雖然時間並不長,可是在那幾十天裡,不論是安安傾城、夜媚卿還是如意、如錦、雍華雅琪,甚至就算錦淑、姍姍、冰雪姐妹,只要提出同鄧林一起修煉、對陣,他都全力以赴陪襯著一起練功。在即將出發去白骨冥海之前,還與牛大祥、錢滿意等等眾多的學生、下屬、僕從、侍衛一起切磋、學習,更是讓顧全顧大人手拿璀璨寒冰蛇矛槍,在傳奇境界的卿兒,隨手佈下的時空陣法裡,單獨待了一天兩夜……

那個時候的鄧林,準備充足,鬥志昂揚,哪裡能夠想到?只是在白骨冥海里歷練了那麼短暫的時間,就遇到了骨海汐暴,沒有了自覺?等著醒過來以後,也太悲催了一些啊!沒有了一身的血肉皮囊,成了一副骨頭架子不說,還成了無數生靈意識裡的邪惡生命~能夠自行行走的骷髏!

現在,更是遇到了緊迫問題,自己到底有多大?要是拋棄幻想,接受了在這裡以骨火骷髏或者骨族人的身份生存,這個問題倒也不算是問題了。但可能嗎?自己能夠放下另外兩個世界裡的所有,乖乖本分的在這裡生存?不可能啊!

既然不可能做出這樣的選擇,那麼,不論是為了走出這方世界,還是為了防止在跑回去的那一刻,自己不會因為衰老而死。就只有拼命修煉,儘可能多的進階跨境了。雖然鄧林身負不少的高階靈法,也不缺少純淨靈氣。但是,這裡不論是環境還是資源,亦或是氣氛,鄧林都覺得那些東西並不適合在這裡修行。所以,他最近就很迫切的想要尋找到一部即高絕,又適合自己的,這裡的本土功法。

結果,因為自己的一時好奇,跳到了那地洞裡,又碰上了那頭笨熊,呵呵~就與以夜兒掌控的所謂雙生妖精族,扯上了這麼大的因果關係。更是在與柔兒精神原力融合之初,就直接升了一階,由靈鬼三十四階,邁上三十五階的高度,距離最後的三十六階並不遙遠了。

而且又因為與柔兒精神原力的融合,竟然就讓自己可以得到《四神氣壯》,這般奇特、高絕、不凡的先天靈法,實在是佩服自己的運氣和造化了。鄧林現在覺得,自己恐怕不用出這個冰靈洞室,就能夠成長到靈鬼境的頂峰,為自己以後跨境成就將境,做好最為充裕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