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我們錯了嗎?
章節報錯
我不知道我做的對不對,即使時隔多年,我依舊為這件事而苦惱著,它就如一根木刺紮在我的身上,雖不致命,但是也會讓我鮮血直流。是的,這件事情的發生以及我所充當的角色,讓我感到自己很是不光彩。
雖然說當時我們的國家在這幾年前就已經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面對大量適齡入學兒童數量的激增,人們已經感到力不從心。師範學校大量擴招,民辦教師轉正進編,而所做的這些根本就解決不了眼前所面臨的問題,除了解決人的問題,還必須要解決因學生數量的激增而造成學生用房短缺的現象。此時,建設足夠多的教室變成了當時各個地方政府的當務之急,人們總不能把這些孩子放在露天地裡上課,力不從心的人們想到了只有當時才有的一種針對孩子家長的收費專案,這就是教育附加費。
記得,當時收取的教育附加費是按照每個家庭的具體人數收取的,人均幾十元,雖是區區幾十元的教育附加費,但是在那個經濟尚剛剛好轉的社會,這筆錢無疑是一個家庭很大的一筆支出。人們想用這些集資性質的教育附加費彌補校園建設上資金的不足,可是當時還不算富裕的人們是極不願意掏這筆錢的。因為這是一個新的名詞,在這之前的許多年裡,孩子上學只需要繳納兩項費用,一是學雜費,用於學校日常的水電等辦公費用的支出,二是學生的書本費,用於學生上學時候的教材作業本等費用支出,這兩筆錢都是需要在開學的時候繳納給學校的。隨著經濟好轉、國力提升,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真正實行,這兩項費用現在早已禁止收取,現在的孩子已經真正享受到了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
可是,在當時的那個年代裡不行,在當時的那個年代裡孩子們上學全都要繳納學雜費和書本費,除此以外,面對校園建設的大量資金需求,人們開始徵收每家每戶的教育附加費。這是讓家長,也是讓教師們普遍想不清楚的一件事,說實話,一切的想不懂還是因為當時百姓手裡沒有錢,國家的財力也實在有限,要想在短期內達到校園建設的目標,或許當時的人們也只能這樣做。
記得,當時的學校領導對我們開會宣讀了對學生收取教育附加費的規定,村居領導也已經大張旗鼓的對居民宣傳了收取教育附加費的無比重要性和強制繳納的規定。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一種收費專案,九月份新學期開學的時候,我們每位教師坐等學生交錢報到上學。
8月30日,新學期學生報到的日子。大部分學生都來了,但是這些來的所有學生,竟然沒有一名學生自願繳納教育附加費的,我們教師只好按照校長的要求,對這些前來報到的學生不予報名,並告訴他們回家帶家庭戶口本明天再來交錢報名上學。不諳世事的孩子們一個個只好極不情願的回家去,這是他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老師竟然不讓他們報到上學?這也是我工作這麼多年以來遇到的第一次。看著一個個離開的學生,我們教師即使心裡一萬個不高興,但是,我們也只能這樣。我們知道,在這個國力依舊貧窮的年代,辦好教育或許只有依靠全體人民的力量。
第二天,全校只來了十幾名學生報到,這十幾名學生都是在父母陪伴下拿著家裡的戶口本前來繳納教育附加費的。整整一天,只有這十幾名學生前來報到,這是所有的新學期開學時最為清閒的一天。無聊至極的我們幾個人湊在一起玩起了撲克牌,大家一邊打牌,一邊紛紛質疑這樣的做法到底能夠堅持到什麼時候,如果明天學生再不來交錢報到上學,我們該怎麼辦?明天可是新學期正式開學上課的時間,我們帶著疑問不知道明天的情況會怎麼樣……
9月1日,今天是新學期開學正式上課的日子。沒想到今天的校門口圍滿了大量的學生以及家長,校長連忙讓我們所有教師全體出動堵住校門口。校長拿著擴音喇叭對著前來試圖衝進學校的家長喊道:“我們理解各位家長、各個學生的心情,但是,你們也要理解我們,上級要求今年的教育附加費必須全部收齊才開學上課,請各位家長帶著戶口本主動到班主任那裡交錢報名上課。如果你的孩子沒有繳納教育附加費,即使你領著孩子衝進教室,我們老師也是不會上課的!”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孩子們驚恐的瞪大眼睛,而那些站在孩子身旁的家長,有的大聲抱怨,有的憤憤的叫罵,也有的家長兜裡揣著戶口本和錢在觀望,當他們看到學校真的關起門來不許他們的孩子上學,就擠過人群來到守門的老師那裡大聲喊著“我是來給孩子交錢的!”
人性的卑鄙在於要挾別人的孩子,人性的醜陋在於利用人們的弱點去實現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有的家長在學校老師們守住校門口不讓他們的孩子上學的情況下,按捺不住性子的家長或是家庭經濟情況較好的家長開始陸陸續續的領著孩子前來交錢報名上學。到了中午,人群還沒有散去,也有幾個脾氣暴躁的家長試圖衝進校園,但是在旁邊一些家長的勸阻下,他們最終打消了衝進校園的打算,而我們教師也一個個如臨大敵似的站在校門口時刻準備著這種突發事件的發生。
如此的僵持,竟然讓學校大部分同學都順利交錢上學。那些一直等到中午才極不情願散去的家長嘆口氣說道,還是回家借錢吧,看來沒有錢真的是不能上學的。
是的,當時我們接到的命令就是不交錢一律不許上學。如此的規定確實讓許多家庭經濟情況很差的學生交不起錢上學,雖然不是很多的一筆教育附加費,但在那個依舊貧窮的年代,這筆錢依舊是每個家庭的一筆巨大的支出,為了孩子,這些家長只好如數繳納了教育附加費。而那些真的很是困難的家庭,學校也會要求他們去村居開具困難戶證明然後才允許他們的孩子上學。
拿一個孩子上學作為要挾,我們終於贏了。在僵持兩三天以後,本應該有村居會計到每家每戶收取的教育附加費自從交給我們老師收取以後,這件最為困難的一件事終於圓滿的畫上了一個句號,村居幹部也喜滋滋的誇獎我們教師辦事給力,做事有方。對於村居幹部的表揚,我並不高興,我們是不是做錯了?我們拿人家的孩子相要挾才如願收取到的教育附加費,是否讓我們感到內疚?好在,這項教育附加費我們當地當時只收取了一年,從那以後就不再對普通百姓由學校收取教育附加費。直至現在,孩子們已經完全徹底享受到了九年免費義務教育,學雜費、書本費已經徹底成為了歷史,這是讓我感到最為欣慰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