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4【大梁的未來】(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故事要從永寧元年的寒冬說起。萺
「陳家覆滅、先帝駕崩之後,只有朕才有能力收拾殘局,再加上莫蒿禮和王平章的支援,裴貞在看清局勢之後不得不預設。但是朕知道,那時候朝野上下還有很多人在觀察風向,朕的皇位依然不穩,所以朕在那一年的十二月十九日找到裴貞和沈默雲,希望後者能接手太史臺閣,幫朕安撫京都臣民之心。」
開平帝的語氣很淡然,但是從他時隔那麼多年依然清晰記得確切的日期便能看出,沈默雲在他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裴越頷首道:「陛下,臣當年很畏懼沈大人,因為他執掌太史臺閣,放在史書上便是那種陰沉可怖的酷吏。可是後來隨著瞭解的加深,臣才知道陛下慧眼識人,選中沈大人乃是不亞於將莫老大人任命為左執政的妙手。」
「你從來就不擅長拍馬屁,倒也不必刻意吹捧朕。」
開平帝微微一笑,沉重的心情有所緩解,繼而說道:「朕當初之所以選擇他而非你的先生,一方面是你先生內心如閒雲野鶴,這種性情恐難持久,不比沈默雲沉靜穩重。另一面則是要透過他來安撫裴貞,然後儘快穩定朝野局勢。朕也沒有想到,他能十七年如一日謹守本心,最難得的是從來不會逾越界線。」
他抬眼望著裴越,感慨道:「你如今亦是位高權重,應知做到這一點有多難。」
大梁的太史臺閣論權責範圍之廣,大大超出裴越前世聽說過的諸如錦衣衛和皇城司之類的特務機構。沈默雲執掌此處長達十七年,僅有的私心只是為沈淡墨蒐羅一些名家字畫,確實是一個匪夷所思的事實。萺
即便換成裴越自己,他也不敢保證如果是自己處在那個位置上,會不會利用權力為名下的產業鋪路。雖說他發展產業的初心不完全是為了賺銀子,兩相比較之下,足以看出沈默雲的心志和操守。
或許開平帝起初並不希望沈默雲一直做下去,確切來說只是用他完成一個過渡。然而在裴貞於仁宣三年病逝之後,次年沈文德又意外過世,沈默雲成為一個真正的孤臣。再往後開平帝越來越離不開他,也被他的忠心和能力打動,便沒有再動過罷免他的念頭。
想來他希望能和沈默雲鑄就一段君臣相諧的佳話。
然而當年那根刺終於引爆了埋在南薰殿地下的火藥,可謂一飲一啄皆由天定。
裴越同時意識到,今日開平帝溫和的態度不僅是將死之人其言也善,還有更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在沈默雲背叛之後,皇帝不希望再看到他也被逼走上那條路。
一念及此,裴越輕聲道:「陛下,臣不知道在沈大人離開之後,還有誰能接過臺閣的重擔。」
開平帝意味深長地說道:「朕明白你想說什麼,但如果他不死,劉賢將來怎麼面對滿朝文武?十七年的君臣之義,朕雖然痛心於沈默雲不理解朕的苦衷,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對沈家斬盡殺絕。朕可以放過他的女兒和親人,也不會將他刺駕弒君的事實公之於眾,可這件事瞞不過朝堂上的大臣。謀刺君父之人依舊能好好地活著,你讓劉賢如何坐穩皇位?」萺
大梁以忠孝治天下,皇帝自然要以身作則。
裴越輕嘆一聲,可以看出開平帝的殺心並不強烈,更多的是失望和傷感。
說來也怪,不知是否在龍椅上坐久了會讓人的心志發生極大的變化,皇帝對於很多人和事都無法容忍,卻能對直接害死他的沈默雲始終抱有幾分不忍之意。
開平帝繼續說道:「臺閣的權力太大,必須要進行分拆,這也是朕提前讓鑾儀衛走上臺前的原因。對於天子而言,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放棄這樣的心腹,否則必然會成為聾子和瞎子,一旦時局混亂,聖旨甚至無法出宮。但如何使用他們也是一門複雜的學問,權力過
於集中便會滋生不軌之徒,像沈默雲這樣的臣子本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意外。」
裴越略有些奇怪地問道:「陛下,您這是在教導臣如何掌握帝王心術嗎?」
這話過於大膽和直接,甚至透著幾分難以言明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