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試手補天裂】(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果說大梁高祖最後悔的事情,肯定是當年放棄西面的高陽平原,將那片疆域拱手讓給西吳,以至於國朝近百年來十分缺少軍馬。
寧國公楊思繼曾經不止一次上奏高祖,懇請朝廷在平定北方之後不要繼續往南,應該調轉方向攻取立足未穩的西吳,至少要將高陽平原納入疆界。
只可惜在林清源過世之後,高祖變得極為固執,一直沒有允准他的請求。
這便造成大梁騎兵的稀少,尤其是像宣化大營這樣不受重視的軍營,十年前還有一支騎軍衛,後來壓根就沒有補充過軍馬,導致兩年前不得不裁撤。
但是身為主帥的哥舒意並未留意,那些騎兵老卒去了哪裡,上報過來的軍馬死亡是否屬實。
這些事都是副帥郭林喜操持。在王平章的全力支援和幫助下,郭林喜經過多年的暗中運作,一支兩千餘人的騎兵部隊逐漸成型,與那支五千人的步卒一同隱藏在北疆的群山之間。
或許在很多年前開始,王平章便打定主意給自己留下一支私兵,希望他們在關鍵時刻能夠發揮奇效。
騎兵統領名叫王詡,今年三十五歲,其父乃是王平章的親兵。面對營地前方的輔兵和民夫,王詡臉上浮現輕蔑的笑容,他麾下的騎兵已經操練很久,即便正面對上藏鋒衛也可一戰,前提是雙方的兵力差距不大。
至於眼前那些烏合之眾,縱然對方倉促之間披甲上陣,他相信只需要一個衝鋒便能擊潰他們,然後將營地內的糧草毀於一旦。
失去所有輜重之後,藏鋒衛便是無根之木,就算今日不能殲滅這支騎兵,也可以將他們活活拖死在荒原深處。
王詡一馬當先,朝著對方陣前那個年輕男人疾衝而去。如果他年輕十歲,或許便能知道都中有一個武道修為令人豔羨的權貴子弟,然而他在二十年前便離開京都,一直在宣化大營當差。
後來他遵照王平章的指示領導這支騎兵,偶爾幾次回京都探親也只是匆匆往返,故而只聽說廣平侯府有個遊俠兒,沒有親眼見過對方,更不知道那個遊俠兒究竟有幾分本事。
如果他知道那些故事,肯定不會就這樣筆直地朝對方衝去,只可惜世間沒有後悔藥——谷範今日未執劍,右手握著一杆長槍肅立陣前。
“侯!”他發出一聲怒吼,前三排的輔兵和民夫依次躬身,手中長槍斜舉向上,後排則依舊朝天舉著。
王詡率領的騎兵同樣精於騎射,在距離五十丈左右時引弓拋射,然而營前的將士身著甲冑,相較於穿著獸皮的蠻人防禦力大大加強,兩輪箭雨下來並未造成多少傷亡。
雙方越來越接近,王詡望著對方嚴整的軍容,心中忽然湧起一絲不詳的感覺。
他聽說過裴越的戰績和威名,然而眼前明明只是負責運送輜重糧草的輔兵和民夫,難道裴越也能將他們操練成精銳之師?
他不相信,可是隨著距離的拉近,已經能夠清晰地發現對方的氣勢過於鎮定,堪稱不動如山。
開弓沒有回頭箭,王詡咬牙嘶吼一聲,率領兩千餘騎兵似洪峰一般卷向營地前的軍陣。
在王詡部發起最後的衝鋒之時,藏鋒衛距離他們約有一里多地,相比此刻已經完全散亂一股腦往前衝的蠻軍主力和五千步卒,他們依舊能保持較為完整的陣型。
眼看著對方的騎兵衝到營地之前,裴越卻忽然撥轉馬頭,中軍兩千騎緊隨他的腳步朝西側轉向,孟龍符率領的左軍緊隨其後。
陳顯達在昨夜便得到裴越的指示,見狀立刻率領右軍轉向朝東。這個突然變化的狀況讓獵驕靡和五千步卒的主將始料未及,兩人心中甚至生出一個荒唐的念頭:難道裴越見勢不妙就要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