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皇帝的手段】(第1/2頁)
章節報錯
「嘿,聽說了嗎?陛下要將平陽公主賜婚給中山侯呢。」
「竟有這種事?近來傳聞中山侯功高震主,不是說朝廷要解除他的軍職?」
「是啊,這次中山侯又在南境斬獲那麼大的軍功,至今還沒有封賞,依我看這是謠言。」
「所以說你們還是膚淺,陛下遲遲沒有公佈封賞,不正是為了保護中山侯?如果中山侯回京之後,陛下就對他加官進爵,那才是取禍之道,畢竟中山侯今年才十八歲,現在不予節制,將來誰能壓住他的勢頭?」
「倒也有幾分道理,照你這麼說,中山侯不會有什麼危險?」
「難說,還得看這樁婚事能不能成行。」
……
「陛下要賜婚給中山侯?可是上半年的時候,中山侯不就與廣平侯的嫡女定親了?」
「嗐,這算什麼麻煩,你沒聽過一正妻二平妻的說法?男子漢大丈夫三妻四妾很尋常,陛下賜婚又不影響中山侯之前的婚約。」
「中山侯性情剛硬,未必會接受陛下的恩典,據說平陽公主的脾氣不太好。」
「這誰能說得清楚,如果換做是我,肯定會答應啊。」
「難道你見過平陽公主?其人果真貌若天仙?」
「她就算相貌平平又如何?你真看不出中山侯現在的處境?娶了這位公主殿下,就算是擺在家裡當祖宗一樣供著,也能保全兩代人的榮華富貴!」
……
「陛下對裴越確實非同一般,連這樣的法子都能想出來。」
「像裴越這樣的臣子不好找,如果他今年不是十八歲而是三十八歲,父皇早就讓王平章乞骸骨回老家了。不過依我看來,裴越未必會接受這個安排,此人性格極其倔強,歷來以重情重義為準則,真要娶了性情驕蠻的平陽,他身邊那群鶯鶯燕燕如何安撫?」
「那殿下的意思是我們要趁機出手?」
「不,這件事與我們無關,我那兩位皇兄肯定會鬥個你死我活。」
……
在裴越返京之前,都中的輿論風向似乎已經斷定他沒有好下場。不過在他回來之後,隨著宮中夜宴的詳情傳出,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緊接著便有沁園外那個馬屁如潮場面的誕生。
接下來數日裡,另外一個傳聞在都中出現,並且以極其恐怖的速度蔓延開來。
陛下可能會將吳貴妃所出的平陽公主賜婚給中山侯裴越!
訊息的源頭無人知曉,猶如空穴來風一般,但卻很快取信於都中百萬官民。原因倒也很簡單,如果陛下真的打算過河拆橋虧待功臣,只需要一道旨意裴越就得去職養老,難道他敢抗旨不遵?
這個猜測一經傳開,立刻得到絕大多人的認可。
甚至還有人從結果倒推,論證開平帝在南境大捷之後,刻意冷淡裴越的做法是為了保全這位年輕權貴。其實以裴越這幾年在民間的名聲而言,此前有不少人暗中為他的遭遇抱不平,如果開平帝真的因為猜忌而打壓裴越,是否會造成朝局動亂且不說,至少大部分都中百姓會站在裴越這一邊。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討論,最後得出的結果大同小異。
陛下一定是為了裴越考慮,所以讓東府參政韓公端接手南境和談,然後又讓裴越陷入冷遇,最後再將平陽公主賜婚給他,這樣才能真正保護裴越的安全。
短短几天時間內,即便宮中沒有任何明確的隻言片語,朝野上下卻已經形成一種奇特的共識。
彷彿只要裴越娶了平陽公主,大梁朝堂就會回到以前那種君臣相諧的穩定狀態。
群情洶洶之中,無人在意裴越本人的想法。
……
中山
侯府,正堂。
「陛下有旨,中山侯務必參加明日的朔望大朝。」
內侍省都知劉保站在堂上,目不斜視語調矜持。
裴越眼神微眯,平靜地說道:「臣遵旨。」
一般來說,京軍各營主帥不需要參加朔望朝會和常朝,至於正旦大朝則另當別論。劉保忽然帶著開平帝的旨意前來,指明裴越明日必須入朝,在眼下這個流言蜚語甚囂塵上的背景下,顯得格外意味深長。
傳旨完畢,劉保臉上浮現恭敬且帶著幾分討好的笑容,字斟句酌地說道:「裴侯大勝凱旋,一舉挫敗南周的陰謀,不光陛下心中歡喜,就連我們這些做奴才的都覺得臉上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