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畫師爭摹鳳凰石,天工不見雷斧痕。離堆四面繞雲水,坐無雅士誰與論?

這四句詩出自前魏詩文大家賈章的《中山雜篇其四雪浪亭》,乃是賈章被貶於中山府之後,在此地遊歷山水陶冶情操之餘的隨筆。後來中山府被一分為二,南面大部併入定州,北面唯獨留下一個中山縣。待前魏覆滅、大梁立國之後,高祖皇帝以中山縣為基礎建造成京城,並以成京為核心劃定欽州區域。

詩中所提及的鳳凰石,便是如今定州盛景雪浪亭東面不遠處一塊奇絕瑰麗的天然飛石。

雪浪亭位於廣信府清江縣境內,北面是兩座並排高山,間距由窄到寬呈喇叭狀,山體延綿起伏,好似兩條爭奪寶珠的神龍,當地人將其稱為雙龍峰。那塊天然飛石據傳是東面山頂崩裂墜下,底部足足需要四十餘人拉手才能橫抱,因其形狀酷似凰鳥,被文人墨客稱之為鳳凰石。

亭南有一片千頃碧湖,水質極其清澈,天上雲朵的倒影纖毫畢現,人立於岸邊幾乎能看清自己的鬢髮,故而得名鑑湖。

鑑者,鏡也。

亦曾有詩家專門為鑑湖美景吟誦稱讚:清江千頃秋波浄,平鋪紅雲蓋明鏡。

雙龍峰、鳳凰石、雪浪亭和鑑湖,並稱為清江四景。

清江縣憑此四景享譽南境,雖然此地距離大梁南境官道較遠,但縣城十分繁華,有很多遊客來此駐足,然後等待風和日麗之時出城賞景。

辰時初刻,一位富家公子打扮的年輕男子帶著十餘騎,護著一輛寬敞舒適的馬車離開縣城。

裴越聽著車廂裡傳來的歡聲笑語,嘴角不自覺地柔和起來,思緒卻飄到很遠的地方。

欽州那邊大局已定,韓公端雖然在庶務上還沒有洛庭那般老練,卻也不至於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拿捏不住王鍔等人。再加上還有一個深藏不露的欽州刺史宋希孟,以及面帶豬像心中嘹亮的成京府尹盧奇,那七大家根本不可能翻身。

這些文官老爺沒有一個善茬,果然讀書人大都是腹黑之輩。

當然,裴越也不想自己佈下的局陰溝裡翻船,所以將唐臨汾和五千騎兵留在欽州。

他帶著背嵬營和迎親使團南下,進入定州境內後便派五百騎兵護送使團先行一步,然後自己慢悠悠地拖在後面。

此前韓公端等人稱讚他有君子之風,認為他根本不屑於貪圖後面的功勞,但是對於裴越來說這個原因只佔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他想多抽點時間陪陪幾位紅顏。

小半個時辰後,馬車停在一座八角飛簷的涼亭外。

裴越靠近笑道:“姑娘們,地方到了。”

裡面傳來一個脆生生的聲音:“小……小越子,還不準備馬凳?可見越來越沒有眼力見了。”

這聲音起初磕磕絆絆,夾雜著幾分慌亂與羞澀,不過到最後已經中氣十足圓潤自如。

裴越楞在原地,餘光瞧見旁邊扭過頭去不忍直視的親兵們,簡直不敢相信這句話是谷蓁所言,不禁咬牙道:“葉七,蓁兒姐姐都讓你帶壞了!”

裡面傳來一陣歡快的輕笑聲,裴越又好氣又好笑,終究還是攆走車伕,自己取下馬凳放在旁邊。

谷蓁紅著臉當先走出來,原本已經醞釀好雍容華貴的氣勢,然而在看到裴越的那一刻便宣告破功,壓根不敢去牽裴越伸過來的手。

親兵和馬伕四下散開,只當做什麼都沒有聽見什麼也沒有看見。

他們都是裴越的心腹,現在已經很難見到裴越吃癟的情景,當然也只敢默默偷著樂,不然很可能被裴越拉去練手。

裴越微微躬著身,將左臂舉得很高,抬頭望著谷蓁說道:“姑娘,請吧。”

谷蓁聽著他最後拉長的語調,只覺得很想笑,卻又怕裴越真的著惱,便用那雙水靈靈的眼眸凝望著裴越,怯怯地問道:“裴兄弟,你惱我了麼?”

裴越不忍再逗她,直起身微笑道:“蓁兒姐姐,我何時惱過你?來,我扶你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