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歸鄉】(第2/2頁)
章節報錯
唐攸之心中泛起一陣惋惜。
他如今已是一等國侯,倘若能夠參與伐周之戰,或許有機會衝破那道坎,成為除王平章之外第二位實封國公。
“蕭兄說不定有機會南下建功立業。”唐攸之微笑道,他想起離京之前裴越說過的話,便將失落的情緒極好地隱藏起來。
蕭瑾笑著搖頭道:“難道唐兄不知,我和穀梁歷來不對付?按照陛下的佈局來看,穀梁肯定是南軍主帥的不二人選,如此更不會讓我給穀梁找麻煩。”
唐攸之道:“蕭兄不必過謙,陛下對你的信任恐怕不弱於沈默雲,否則也不會在謀逆案爆發之後,千里迢迢讓你回去接手京都守備師。以蕭兄鎮守虎城近十年的功勳,只要魏國公不反對的話,其實完全足夠晉升國公。”
“唐兄謬讚。”
蕭瑾連連搖頭,心中卻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兩人又說了一會閒話,蕭瑾起身告辭,唐攸之將他送到刺史府大門之外。
臨別之際,唐攸之看了一眼臺階下肅立的年輕將領,對蕭瑾微笑道:“蕭兄,一路順風,請多保重。”
蕭瑾拱手道:“唐兄請留步,希望將來能在京都相聚。”
“希望如此。”
“告辭。”
“請。”
蕭瑾從那年輕將領手中接過馬鞭,帶著二百多名親兵策馬而去。
出了滎陽城之後,蕭瑾看向身旁的年輕人,感慨道:“你那位庶弟晉升之快世所罕見,年方十八歲便是京營主帥。”
年輕人正是裴城,他如今的官職是指揮使,雖然不像裴越那樣誇張,但是二十歲出頭的指揮使在大梁同樣很罕見。 他在蕭瑾身邊三年多,對這位侯爺的性情非常瞭解,知道這句話並非是在刻意嘲諷自己。
想到當初那個在定國府門房裡侃侃而談的老三,裴城平靜地說道:“裴越非池中之物,其實我一點都不意外。”
蕭瑾打量著他的神色,片刻後點頭道:“能夠沉住氣便是好事。其實你比他差的地方只是機遇而已,等回京之後你先進禁軍,我會勸陛下讓你南下獨自領兵。”
裴城微微一驚,望著蕭瑾滿含期許的目光,很快便鎮定下來,正色道:“末將定不會辜負侯爺的厚望。”
蕭瑾輕聲道:“不必著急,這次回京陛下肯定會封賞於你,雖然暫時還不會加封侯爵,但是提為一等伯不在話下。”
他忽然想起此前在刺史府中,唐攸之那句不輕不重卻又意味深長的話。
大梁對於公侯兩級的爵位封賞歷來謹慎,甚至稱得上小氣,蕭瑾壓根沒有想過國公這種事。
然而唐攸之的話卻勾起了他的興致。
他的先祖襄國公蕭執亦是一代人傑,只不過後代當中沒有人能像裴貞那般重塑先祖榮耀。
只是……
蕭瑾無聲冷笑。
唐攸之和裴越究竟在打什麼算盤?以為一句話再加上一個虛無縹緲的國公就能讓我去跟王平章作對?
你們未免也太小覷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