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林不想放棄。

當北線十座軍寨的梁國守軍丟下駐地,以破釜沉舟的氣勢匯聚成一股強悍的力量,出現在這片主戰場的時候,他的確大為震撼,同時也有些惋惜,自己竟然沒有看穿這個其實很簡單的計策。

如今他手中尚有兩萬餘騎兵和將近五萬步卒, 比梁軍的兵力稍微少一些,但大體上差距不算很誇張。

就在他準備調兵遣將,用騎兵在梁軍大陣踏出一條生路,將已經陷入白刃戰的步卒接應出來時,遠方忽然出現三條直捲雲霄的塵煙。

裴越親自領著一萬人,目標赫然便是吳軍的本陣。唐臨汾和谷芒各領三千騎兵, 從兩翼配合衝鋒, 一時間氣勢銳不可當。

依照常理判斷,裴越此刻的衝鋒並不理智,他完全可以等著西吳騎兵出擊然後見招拆招。畢竟現在大部分人都能看明白此戰的勝負手在於步卒,兩方騎兵人數與實力都相差不多,就算能分出勝負,最終贏家也會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

可是從裴越此刻的架勢來看,這傢伙儼然就是一個瘋子,似乎打定主意要在今日與吳軍同歸於盡。

梁軍騎兵正在逼近。

前方步卒之間的廝殺異常血腥。

身邊的謀士們緊張地看著謝林,等待他做出最後的決斷。

謝林雖然出身微末,但這輩子極為順遂,當初從侯府的家奴搖身一變成為堂堂正正的騎兵,再往後一路平步青雲,在邊境與梁軍的小規模廝殺中屢立戰功,幾乎沒有遭遇過太大的挫折。

這一刻他隱隱有些擔心,裴越的確像個瘋子,可他並非真的瘋了, 之前的所有手段都已經印證這一點。這個看似瘋狂的年輕權貴,手裡永遠藏著旁人猜不透的底牌。

謝林本以為銳金營能解決藏鋒衛,最後的結果卻是銳金營覆滅。

他覺得自己能夠憑藉兵力上的優勢吃掉唐攸之的長弓軍,沒想到裴越竟然真的憑空變出三萬援兵。

那麼此子眼下玉石俱焚的架勢真的沒有隱藏的後手?

“大將軍!”騎兵萬夫長蕭乾山緊張地問道。

謝林緩緩舉起右手, 終於在自己的心腹屬下們面前露出猶豫的神情。

如果裴越沒有伏兵,以現在的局勢來看,雙方最終很可能是兩敗俱傷,或許梁軍能稍微取得一些勝果。倘若那廝真的還能變出來一支援軍,今日這溪山寨外恐怕就會是謝林的葬身之地。

不管結果是哪一種,裴越似乎都不會虧。

謝林對此人的陰險狡詐有了更深的感受,他不由得想起藏身於梁國京都的探子九死一生傳回來的情報。裴越是這幾年來梁國最獨特又最引人注目的武勳子弟,以庶子身份成為梁國皇帝極為器重的武將,是穀梁之後第一個有這番境遇的年輕人。

再想到開平帝對藏鋒衛的期許,伏兵或許真的存在!

若非如此,裴越憑什麼能展露出一往無前不顧生死的氣勢?

大梁騎兵已經賓士過一半的距離,逐漸接近能夠施展騎射的區域。

謝林舉起的那隻右手終於揮下,在身邊所有人緊張或擔心的注視下,一句飽含蒼涼與悲哀的話傳進他們的耳中:“傳令撤軍!”

在下定決心之後,謝林反而平靜下來,有條不紊地釋出命令:“左效,你領八千騎兵擋住梁國騎兵,不要與他們纏鬥, 儘量將他們帶離戰場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