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的朝會一共分為三種。

真正意義上的大朝會在正旦日舉行,取“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之意。大朝會每年一次,規格極高,需陳設鹵簿、儀仗、大樂,設糾儀御史糾察百官。文武官員依品階班立,十三州進奏官執方物入獻。待時辰一到,皇帝升座,鼓樂齊鳴,百官跪拜致賀,行禮如儀。

每月朔望日各有一次朝會,即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常朝每日一次,卯時初刻皇帝會召見群臣商議國事。

相較而言,正旦日舉行的大朝會更多是禮節慶賀性質,後兩者屬於日常公務性質。

朔望朝會和常朝的區別在於參與人數的不同,高祖曾言“諸在京文武官職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武官五品以上及監察御史,每日朝參”,即八品及以上官員都能參加朔望朝會,參與常朝的官員最低品級為四品。

大朝會和朔望朝會必須舉行,每日常朝則相對自由,由皇帝自行決定。開平帝登基以來十分勤勉,縱如此也會每月休朝五六日,給朝中重臣尤其是年紀比較大的臣子休息放鬆的時間。

朝會在皇城內承天殿舉行,此處正殿寬敞明亮,足以容納上千人。殿內建築經過工匠的巧妙設計,擁有聚音效果,所以皇帝的話可以很輕鬆地傳進群臣的耳中。

開平三年十月二十九日的朝會,在規格上屬於朔望朝會,是開平帝臨時決定召開的一場規格很高的朝會。

卯時初刻(凌晨5點)朝會開始,京都的官員們需要在寅時初刻(凌晨3點)前往皇城,進入承天門後在宮前廣場等候。

裴越大概只睡了三個多時辰,睜開眼時鄧載就在外面候著。

他看起來還算平靜,但少年們幾乎是一夜未睡,個個臉上都掛著興奮難抑的笑容。

洗漱完畢,吃了一碗熱騰騰的麵條,裴越身穿一身乾淨得體的月白色長袍來到中庭。今日他將頭髮上梳,攏結於頂,再盤結挽髻,並以一根玉簪貫之。雖然古禮男子二十及冠,但千百年來這個規矩早已鬆動,有的地方男子十五歲便可行冠禮。裴越的年紀有些尷尬,才剛剛十四歲,倉促間也沒法正式及冠,只能採取這種方式裝扮。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裴越這身打扮足以讓人眼前一亮,當初的瘦弱單薄不見蹤影,如今儼然已是翩翩少年郎。

中庭內站著四名身材高大眼神銳利的男子,他們是穀梁的親兵,特地趕來護衛裴越一起上朝。

葉七來到裴越面前,伸手幫他整理衣服上的褶皺,雙眸似星辰一般明亮柔和。

旁人見狀都轉過身去。

裴越面帶微笑地望著她。

與往常相比,葉七面色平靜舉動自然,這般略顯親密的動作沒有讓她生出羞意,一切猶如水到渠成。收回白皙的雙手後,她柔聲說道:“我在這裡等你回來。”

這句話她已經說過一遍,但這次裴越隱隱聽出一些別樣的味道,他點頭應道:“我會小心應對。”

“去罷。”

“好。”

商號門口,裴越跨上駿馬,在四名悍勇親兵的護衛下疾馳而去。

雖只五騎,卻有千騎卷平岡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