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宮城外的西南面有一座青灰色的建築,位於金水大街的盡頭。

這裡便是三品以下官員談之色變的太史臺閣。

臺閣草創於高祖時期,主官稱左令辰,與之對應的是佐貳官稱右令鬥。這是兩個不見於史料典籍的官職名稱,據說是高祖某日酒醉後隨口取之,至今仍舊無人懂其意。第一任左令辰曾經做過高祖的親兵統領,那時臺閣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軍情刺探。

太宗皇帝繼位後,臺閣的職能進一步完善,從此逐漸成為一個對內對外雙向監查的衙門。歷經數十年發展擴大,如今臺閣內共有九部,每部都有其特定的職責,外人很難窺視門徑,愈發顯得此處的神秘與恐怖。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太史臺閣的大牢便是人間煉獄,進去之後很難全身而出,如果只是挨一頓板子,那家屬便可以去燒香還願了。

金水大街的盡頭歷來安靜空曠,除了臺閣的官員和偶爾出現的囚犯之外,極少有人會來到這座青灰色建築的大門外。

日上三竿時,一輛帶有定國府徽記的馬車出現在金水大街上,除了車伕外僅有兩名長隨。

馬車在門前廣場上停下,長隨放好矮凳,一名少年掀開車簾出來。

時隔大半年,這少年也長高不少,雖然身體依舊看著清瘦,氣質倒愈發顯得清秀脫俗。

他目光掃過身旁的長隨,見他們完全藏不住對這座青灰色建築的畏懼,眼底微不可察地閃過一抹厭憎,淡淡道:“你們在這裡等著,我自己進去。”

長隨心中鬆了一口氣,拱手道:“是,二少爺。”

少年便是定國府裴戎二子,僅比裴越大幾個月的裴雲。

他沿著左側石階而上,步伐從容地來到臺閣正門外。

守門的烏鴉雖然早就瞧見馬車上的徽記,仍舊一絲不苟地攔住裴雲的去路,面無表情地問道:“來者何人?所為何事?”

裴雲不卑不亢地說道:“定國府裴雲,想要進臺閣監牢探視一位疑犯,這是沈大人的手令。”

烏鴉接過那張手令,仔細核驗之後對裴雲說道:“請隨我來。”

臺閣九部,負責管理大牢和審訊犯人的叫做離部,主事名叫藺甲,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

藺甲在值房內接見裴雲,拿著沈默雲的手令看了兩眼,便滿面和藹笑容地說道:“裴公子,案犯李子均干係重大,本官不能讓他離開監牢,只能辛苦你自己走一趟了。”

裴雲拱手道:“大人所言極是,晚輩豈敢不從。”

藺甲讚許地說道:“溫文爾雅,氣質尤佳,不愧是定國子弟。本官公務繁多,便不留裴公子說話了,有人會帶你去裡面見犯人。”

裴雲應道:“多謝大人。”

跟著一名臺閣的官員前往監牢的路上,裴雲心中微微有些納罕。像藺甲這樣負責管犯人的主事,他原以為會是那種渾身透著陰冷氣質讓人不寒而慄的狠人,卻不想是個如此和煦的玲瓏角色。他雖然受過沈默雲諸多教導,又與沈淡墨交往頗多,但這對父女沒有對他講過臺閣內的事情,所以他並不瞭解,今日其實是第一次來到這個神秘的衙門。

監牢位於臺閣東南角上,守備森嚴,三步一崗。

牢內的環境並未超出裴雲的想象,陰森寒冷,牆壁上每隔十多步就架著一盞油燈,縱如此光線也十分昏暗。

李子均被關在一間單人牢房內。

他的狀況看起來不算很差,待遇也比普通犯人要好些,牢房內的地上鋪著厚厚的乾草,至少可以避免溼氣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