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定康坊。餗

此乃魚龍混雜之地,就連京都府的官差來到此處都會皺起眉頭。

某處普通的民宅內,一位二十餘歲的年輕人正伏首案前,細緻地翻閱著厚厚一疊卷宗。

約莫小半個時辰後,一名下屬走進房內,恭敬地說道:「少爺,那邊傳回訊息了。」

年輕人頭也不抬地道:「說。」

下屬繼續說道:「按照少爺的吩咐,我們的人花五十兩銀子買通那個祥雲號分店的掌櫃,又假借林氏族人的名義,讓他將玉佩交給林氏女的貼身侍女。只不過,對方似乎毫無反應,並未去找那個掌櫃的麻煩,而且也沒有在左近佈置眼線。」

年輕人靜靜地看著卷宗上的文字,似笑非笑地道:「林琪竟然能夠養出一個如此沉得住氣的女兒,倒是令人意想不到。」

他便是西吳東山王氏子弟王崇雲,此番藉助西吳數十年來在大梁西境不斷安插的細作,搖身一變成為靈州定寧府人氏,改名換姓來到京都。餗

下屬斟酌道:「少爺,倘若那林氏女對此置之不理,亦或是立刻便將此事告知裴越,恐怕寧王殿下的謀劃無法落實。」

在離開安陽城之前,寧王高程反覆交代過,讓王崇雲想辦法先控制住林疏月,然後再誘使裴越上當。只要能在梁國京都殺死裴越,對於剛剛登基未久的梁帝而言,想要控制住朝局的平穩會非常困難,說不定能夠挑動梁***中內亂。

畢竟王平章伏誅產生的影響還在醞釀之中,如果裴越和穀梁出事,僅憑蕭瑾一人斷然無法穩定百萬軍心。

王崇雲輕笑一聲,微諷道:「高程若非一個外強中乾的平庸之人,陛下又怎會放心讓他領銜都統院。雖然這些年重要軍務皆由陛下與四方大將軍決斷,高程卻始終看不清局勢,還以為自己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次來到梁國京都,如果按照他的那個愚蠢法子行事,我們身死他鄉倒也罷了,辜負陛下的期許才是最大的罪過。」

下屬自動忽略他對堂堂親王的奚落,會意地問道:「少爺的意思是,我們要重新改變計劃?」

王崇雲沉吟道:「梁國京都不亂,邊軍便會穩如大山。雖說陛下已經派人去往周國商談聯手之事,而且那邊基本不會拒絕,但是在戰場上想要撼動梁國七十餘萬邊軍,依舊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在我看來,此事需要從長計議,林氏女那邊靜觀其變,過段時間讓林家那人寫封親筆信,按照今日的法子送給她。」

他將卷宗放下,淡淡道:「從這些年都統院兒郎蒐集的資訊來看,梁國朝堂相當穩定,縱然王平章謀反也未傷到根本。不過,他們並非鐵板一塊,尤其如今裴越權傾朝野,想要從中找到幾縷縫隙倒也不難。」餗

下屬心領神會地道:「少爺,可以先從文武之間的相互猜忌入手。」

王崇雲點點頭,不慌不忙地道:「當務之急,是先讓我們的人依照既定的身份悉數在梁國京都潛伏下來。陛下繞過高程將所有人手和金銀交到我手中,為的可不止是針對裴越一人。想要決勝於千里之外,必須要讓梁國先陷入內憂。」

他頓了一頓,從卷宗下面取出一張紙,轉頭說道:「這裡有一份名單,皆是梁國朝堂之上的官員權貴,以及他們的生平喜好。都統院的細作這些年雖然無法接觸到梁國的兩府重臣,但也不算全無成效。現在你要做的便是加快速度投其所好,儘可能影響到他們的判斷和立場。」

「是!」下屬雙手接過名單,神情堅毅地應下。

王崇雲擺了擺手,待對方離開之後,他透過挑窗望著外面逼仄的院落,冷笑道:「東山王氏歷來有仇必報,希望你不要讓我太失望。」

……

南周,平江鎮,望海樓。餗

今日樓外遍佈披甲執銳之士,足有千餘人,氣氛凝重又肅殺。

頂樓迴廊之上,鎮國公方謝曉與拒北侯冼春秋面朝東邊相鄰而坐。

方雲天、方雲將、冼恆漢和冼小石等年輕一輩則安靜地待在室內,互相打量觀察,盡皆一言不發。

海浪聲徐徐傳入耳中,又有微腥的海風吹拂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