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3【朝天闕】(第1/2頁)
章節報錯
京都以南,綺水浩浩湯湯。
一支馬隊自遙遠的南方而來,百餘名剽悍之士簇擁著一位年過四旬的男子。
其人身著常服,面容剛毅,雖滿面風霜之色,但眼神堅定沉穩。這一路行來無事發生,有這百餘精銳騎兵護衛在旁,瞎子都知道他定然是朝中招惹不起的大人物。
白馬渡近在眼前,過河之後便進入京都地界,中年男子卻忽然勒住韁繩,望著逶迤東流永不停歇的綺水,感慨道:“蔡和,我們多久沒回京都了?”
蔡和是中年男子的親兵統領,也是他的宗族晚輩。他自然明白這位族叔此刻複雜的心情,遂恭敬地應道:“回侯爺,七年零四個月。”
男子便是二等保定侯、江陵主帥蔡遷。
他似乎有些貪婪地望著北岸的風景,悠悠道:“近鄉情怯啊。”
其實蔡和直到此刻都不知道族叔為何要突然返京,路上也從未提起過緣由。不過此事肯定有陛下的首肯,否則領兵大將不得擅自離開駐地是朝廷鐵律。
蔡遷沉默片刻,忽地囑咐道:“回京之後,你去敲打一下族中子弟,免得這些混賬日後打著我的名義在外面橫行霸道。”
“是,侯爺。”
蔡和恭敬地應了下來,心中猛然一道驚雷閃過,抬眼望著身旁的中年男人,目光中滿是憂色。
如果陛下只是召族叔回京述職,那他肯定在京都待不了太久,而且一個邊軍主帥在都中無論如何都稱不上高人一等。
蔡遷這句話的含義不言自明,顯然是陛下要大用他,而頂尖軍職只有那麼幾個,競爭肯定會無比激烈。無論名震天下的晉王裴越,還是老當益壯的廣平侯穀梁,以及深受天家信任的襄城侯蕭瑾,這些人都不是易於之輩。
蔡遷注意到他的神情變化,不由得欣慰地點點頭。
他對這個宗族晚輩很器重,一如當年唐攸之對待唐臨汾的態度,所以才將他帶在身邊教導,當即坦然地說道:“陛下之意,讓我返京接任右軍機一職。”
其實在兩年前的江陵之戰,蔡遷便已憑藉守城之功得到朝堂諸公的認可,若非開平帝要將他留給劉賢加恩,當時便可封侯,入西府任知院也無人質疑。
今年在南周境內的徐洋關一戰,雖然蕭瑾在戰略的判斷上出現問題,但蔡遷在固壘大營主帥莊夏重傷、南周大軍形成包圍圈的不利局勢下,將江陵軍和固壘軍主力帶回江陵城,從而保住南岸大軍的實力,仍舊是大功一件。
資歷、戰功乃至於最重要的聖眷,蔡遷都已滿足進入中樞的條件。
蔡和憂慮地說道:“侯爺,莫非陛下準備讓谷軍機歸老,由襄城侯取而代之?可即便是這樣,晉王殿下還在都中……”
他的意思很簡單,即便穀梁離開朝堂,軍機之位如何繞開裴越和蕭瑾?
蔡遷眼中泛起一抹複雜的神色,緩緩道:“其實是晉王建言讓我返京接任右軍機,然後陛下允准此奏。”
蔡和神色驟變,這短短的一句話裡彷彿藏著無盡的風起雲湧。
蔡遷淡淡一笑,策馬向前,自言自語道:“我越來越看不懂這人世間了。走吧,回京。”
……
“娘娘,娘娘!”
一名女史踉踉蹌蹌地跑進景仁宮,面色慘白神情惶然。
吳太后心中一緊,攏於袖中的雙手不自覺地攥緊,沉著臉斥道:“慌甚麼?”
女史不及請罪,顫聲道:“啟稟娘娘,北面傳回訊息,藏鋒衛提前入關,在圜丘壇外擊敗河間侯統率的禁軍和南營兩衛。娘娘讓吳大人安排的那些負責保護陛下的死士,都被晉王麾下高手殺死,晉王一直在陛下身邊。河間侯領兵撤退後,與襄城侯率領的守備師相遇,在京都北郊十餘里外擺開陣勢,但是……不知戰場上發生了什麼,襄城侯和河間侯帶著朝廷大軍向晉王投降了。”
她的話有些顛三倒四,卻一句句烙印在吳太后的心裡。
吳存仁的安排沒有奏效,劉賢一直處在裴越的威脅之中,他們口口聲聲所說的脅迫天子竟然早就成為現實。吳太后想不明白,在圜丘壇內那個獨特的地方,劉賢身邊有大量高手保護,而祭天曆來僅限天子一人,裴越如何能夠靠近他?
普定侯陳桓沒有攔住從西境歸來的藏鋒衛,明明鑾儀衛昨日來報,藏鋒衛和靈州左衛一起護著穀梁返京,並未分開行動,最快也得今日上午才能抵達古藺驛。
至於女史口中兩場敗仗,更讓吳太后如墜冰窟。
這一刻她怎會不明白,自己的所有謀算都在裴越的意料之中,那個年輕臣子看似矇在鼓裡,實則心如明鏡,做好了萬全的反制手段。想到這番苦心孤詣的謀劃付之東流,而且裴越始終冷眼旁觀,自己卻如戲臺上的丑角一般,吳太后不禁慘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