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7【奈何青雲士】(第1/2頁)
章節報錯
裴雲終於實現他的夢想,或者說實現了一部分。
他在天子和滿朝文武面前,公開指控當朝皇太后謀劃定國府刺殺案,繼而挑明都中近來這股針對裴越的洶湧暗流,將一部分人的心思赤裸裸地暴露在陽光之下。
翻開歷史長河中的吉光片羽,敢於這樣做的人寥寥無幾。史書上可以查到的類似記載還要追溯到三百多年前,時任前魏國子監祭酒的名臣範端抱著必死的決心上書,彈劾垂簾聽政的劉太后,勸諫其還權於天子。
當時已經成年的天子雖然心中對範端感激涕零,卻不得不將這位骨鯁之臣貶謫出京。直到七年後劉太后病逝,天子逐漸掌握大權才將範端召回京城。此後範端自然官運亨通,最終以右相之職致仕榮歸,死後被加封美諡“文貞”。
範端的彈劾事出有因,而且得到天子和諸多同僚的支援,縱如此依舊在荒蠻之地苦熬七年。即便那位前魏皇帝萬般不忍卻還是要這樣做,因為忠孝之道是魏國的根基,身為天子更要做萬民表率。簡單而言,不論太后有多少不對的地方,皇帝都只能恪守孝道。
如今裴雲所言堪稱大逆不道,這便是當日裴越遲疑的原因,很難說天子在盛怒時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然而裴雲心中唯有快意二字。
這一刻他忽然想起有過師徒情分的沈默雲。
很多大臣都不理解那位沈大人,做了二十年清正孤臣,緣何會在最緊要的關頭背叛開平帝,在君王后背狠狠刺了一刀。只有極少數人才明白,沈默雲苦心孤詣數十載,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給大梁,最後依然無法勸阻開平帝,所以他只能選擇最決絕的手段。
裴雲當然清楚自己和沈默雲的差距,也知道自己今日所為談不上崇高和赤誠。他回想多年來沉湎於陰暗的地獄中攪動風雲,一朝放下陰謀詭計坦然地站在世人面前,朝這世上最尊貴的女子發出一記致命的攻擊。
何其快意。
除了光風霽月一般從容的裴雲和面色平靜的裴越之外,殿內其他人莫不神情複雜。
有人怒髮衝冠,有人面容微白,也有人目光冷厲恨不能生啖其肉。
龍椅之上,劉賢面色鐵青地望著裴雲,寒聲道:“爾身為武勳將門之後,竟然敢在朝堂上公然汙衊皇太后,可知這是株連九族的大罪?”
裴雲微微垂首,冷靜地回道:“啟奏陛下,草民絕非信口雌黃,草民有證據。”
正常而言,裴雲在說完先前那句話後便沒有繼續開口的機會,不是被廷衛當場誅殺就是關進天牢,緊接著便是定國府被抄家滅族。然而那邊廂裴越淵渟嶽峙,誰都知道他對這樁案子的在意程度,若是不給裴雲說話的機會,恐怕晉王府和宮中會直接決裂。
劉賢沒有那樣做,其他大臣更不敢主動表態。
鑾儀衛指揮使陳安悄悄看了一眼裴越,原本混亂的思緒好像突然間清晰起來,隨之而來的便是濃濃的不安。
裴戎遇刺不是一樁單純的案子,這關係到裴越是否交出手中的權力,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大好局面被裴寧這個弱女子破壞。接下來那段時間,太后的想法是將這件事拖下去,一直到無人在意便可,所以陳安為了避免節外生枝,並未徹查此案的所有細節。
只是南境忽然傳來急報,洛庭順勢舉薦裴越為平章軍國重事,又被裴越以孝道之名拒絕。兩邊的博弈直到此時還算正常,並未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狀況。問題在於裴越的藉口無懈可擊,原本懸而未決的定國府刺殺案必須有一個結果。
然後範餘指使胡泉告發裴雲,然後裴雲在朝堂上公然指控皇太后……
陳安眉頭緊皺,這一連串的變故看似是由太后娘娘主導,可是局勢越來越朝著有利於裴越的方向發展,難道這一切都在那位晉王殿下的算計之中?
他心中泛起一陣涼意,耳畔忽地傳來左執政洛庭的聲音。
“裴雲,據本官所知,你從去年罷官之後便未曾入宮過,更沒有機會面見陛下和太后。方才你說這樁案子是太后指使,不知你何時見到了太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