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

谷芒廝殺時看到那一幕,登時雙眼赤紅勃然怒喝,揮槍刺死身前數名吳軍,幾個起落之間便來到穀梁身旁,與此同時周遭的親兵們迅疾將穀梁圍了起來,因為憤怒幾近於怒髮衝冠。

此刻的戰場無比混亂,西吳騎兵自知不能順利撤退故而發起最後的進攻,雙方犬牙交錯纏在一起。但對於這些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將士們來說,他們一眼便能看出那幾支冷箭絕非西吳騎兵所射,從角度來看只會是步卒的偷襲。

一想到在大戰決勝的當下,將主竟然遭遇來自背後的冷箭,這些世代追隨谷家的親兵眼中便有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彷彿要擇人而噬。

那支箭射中谷梁的左腰,剛好穿過甲片無法保護的地方,但從中箭的位置來看應該不會致命。

在之前的苦戰之中,中軍面臨的壓力難以想象。為了護住主帥大旗以免前方拼死作戰的將士們驚慌失措,穀梁提槍親身上陣,此舉極大鼓舞身邊步卒計程車氣,故此才能與足足兩倍於己的西吳騎兵殺得難解難分。

換而言之,穀梁今日不光為了這場大戰耗盡心血,更是以身作則燃燒生命,如今正是最虛弱的時刻。

卻遭遇一場極其陰險惡毒的刺殺。

谷芒的聲音控制不住地發顫,再度喊道:“父親!”

穀梁長槍拄地,緩慢卻又堅定地道:“吹響總攻號。”

谷芒凝望著父親毅然的目光,不禁略顯哽咽地道:“遵令!”

號角聲響起的同時,一支風塵僕僕的騎兵如旋風般衝來,正是擊潰吳軍後陣的藏鋒衛。在他們到來之後,圍攻中軍的西吳騎兵被分割包圍,一個又一個騎士墜於馬下。

而在主戰場上,即便周德威將自己統領的主力步卒作為斷後,仍然無法擋住梁軍將士的奮勇衝殺。

這一戰西吳潰敗而逃。

二十餘萬大軍折損過半,最終能夠保護宣武帝撤退的成建制軍隊僅有一萬五千餘騎兵,和不滿八萬人的步卒。以虎城守軍和金水軍為主力的兩支軍隊一路追擊,直到虎城以西六十餘里處才停下腳步,斬獲的首級和糧草輜重難以計數。

至於曾經聞名於世的安陽龍騎,在主力被迫倉皇撤退後,他們失去了同袍的掩護,笨重的裝甲成為最大的累贅,最終被尹偉親率虎城銳卒全殲。

安陽龍騎不可戰勝的神話就此破滅。

……

古平軍鎮之內處處歡聲笑語,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西吳中路軍敗走以後,南線戰場久攻不下的張青柏也只能率軍後撤,北線謝林統領的北路軍更是縮回甘城,眾將帥惶惶不可終日。

從開年正月十二日起,一直到五月十日,戰事持續將近四個月,梁吳兩軍在長達千餘里的戰線上你來我往,先後爆發二十餘場規模不等的戰事。在穀梁的籌謀和指揮下,無數大梁男兒拋頭顱灑熱血,終於取得最後的勝利。

經此一戰,西吳徹底失去翻盤的機會,雖然宣武帝僥倖逃了回去,但眼下他已經無力再度發起反撲,因為西吳軍隊已然元氣大傷,國內更是群情洶洶。

等待那位皇帝的結局,只剩下苟延殘喘四字。